• 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河南有了新路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17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動力。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對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作出整體部署,描繪了未來河南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藍圖。


      目標丨到2035年 河南省知識產權綜合實力邁入國家前列


      據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懷章介紹,2022年我省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快速提升,專利授權量達到13599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4574件,分別是2012年的5.1倍、4.6倍;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7164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8件,是2012年的7.2倍,年均增長20%以上;全省新增注冊商標28.1萬件,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到174.6萬件。


      如何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綱要》提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創造質量、保護水平、運用效益和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更加顯著,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件,商標有效注冊量達到200萬件,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版權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5%。


      到2035年,我省知識產權綜合實力邁入國家前列,知識產權制度運行良好,創造水平顯著提高,運用效能根本性增強,保護體系全面優化,管理和服務更加完善,支撐和引領優勢明顯的知識產權強省基本建成。


      劉懷章說,加快推進高質量現代化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服務體系,將為河南省高質量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建設注入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強大動能,促進全省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原知識產權事業更加出彩。


      如何治理?優化知識產權治理體系


      “從2012年到2021年,河南技術合同成交額由40.2億元增長至620.78億元,增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科技型中小企業從最初的300余家發展到16583家,總量居中西部地區首位,知識產權助力河南科技創新更加活躍。”劉懷章說,在看到知識產權工作獲得成就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問題所在,目前,省內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激勵政策不夠完善,高端知識產權人才較為匱乏等問題仍然存在。


      《綱要》提出,要健全知識產權政策法規體系。圍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制定完善專利、商標、著作權等促進與保護政策。加強知識產權政策與科技、文化、貿易、金融等相關政策銜接,確保政策落地有效。


      如何細化管理體制?《綱要》指出,要加強省市縣三級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強化知識產權協同機制運行,深化知識產權強省、強市、強縣建設。同時,重點加強重大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組織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


      探索制定我省傳統特色產業、重點產業、優勢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研究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運用保護政策;健全我省特色文化、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制定完善種業知識產權促進與保護政策……《綱要》通過完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確保我省知識產權保護與時俱進。


      如何保護?完善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保護知識產權成為知識產權工作的重中之重。《綱要》指出,要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行政保護、協同保護。首先,優化知識產權案件管轄布局,深化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支撐。其次,在行政保護方面,依托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系統等省級政務信息化平臺,打造跨部門、跨系統、跨地域的協同高效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機制。為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整體效能,要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協同銜接機制。


      據介紹,2022年,河南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各項工作統籌推進,建設知識產權糾紛非訴調解組織1000余個,實現全省縣區一級全覆蓋,同時,國家海外知識產權應對指導中心河南分中心建成17個省轄市受理處和15家企業、行業協會工作站,知識產權保護成效得到大幅提高。


      如何運用?健全高效能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體系


      作為知識產權最活躍的領域,《綱要》提出激發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創造活力。


      《綱要》提出,要結合我省特色產業,實施商標品牌建設工程,大力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商標品牌。實施地理標志促進運用工程,圍繞“名優特農”優勢資源,形成一批質量優、口碑好、影響大、價值高的地理標志品牌。立足建設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圍繞生物育種等前沿技術和重點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優質農作物和植物新品種。


      同時,深入開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健全知識產權管理機制。打造高效能的綜合性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鼓勵知識產權保險、信用擔保等金融產品創新,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知識產權轉化的作用。


      如何服務?建設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河南省有各類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43個,覆蓋14個省轄市,年度開展公益性知識產權培訓超過300場次,培訓人員2萬余人次。”劉懷章表示,近年來,河南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綱要》提出,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供給和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依托省政務大數據中心建設省知識產權專題庫,實現與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同時,要打造高品質知識產權人文社會環境,營造全社會知識產權文化氛圍,推動知識產權進企業、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厚植全社會知識產權文化理念。培養引進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提高知識產權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建立知識產權合作機制。


      建設知識產權強省,要把著力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未來,河南省將繼續深入實施專利導航工程,擴大國家級、省級專利導航實驗區規模,為產業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工程,培育一批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引領型企業。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促進專利等創新成果在高校和企業間流動,盡快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劉懷章說。


      專家觀點丨《綱要》將全面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中共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分析說,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有四大優勢:第一,河南省知識產權總量比較大。目前,河南省擁有發明專利達67164件,較2021年增長20.48%。第二,知識產權發展比較快。在2022年,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7.7%,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第三,國家對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高度重視。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門在鄭州成立代辦處,并切實強化窗口管理,積極推進“一次辦理,一站辦理、限時辦結”等各項便民利民舉措,為專利發明人提供了周到及時的服務。第四,企業是知識產權工作的主體。全省知識產權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均以企業為主體。


      張占倉認為,《綱要》為全省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路線圖與工作標桿,是河南省高質量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需要。加快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著力破解制約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全面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引導鼓勵全省各地工業企業與科研機構等研發出更加充足、質量更高、對核心技術支撐能力更強、破解發達國家“卡脖子”難題的知識產權,對于實現河南省提出的“兩個確保”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戰略意義。


      同時,《綱要》也將彌補河南省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短板。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仍然存在高價值知識產權開發不足,快速維權體系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為了加大力度改進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工作,通過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全面提升河南省知識產權高質量管理水平,促進全省知識產權工作邁上新臺階。(文/李連凡)


      轉自: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