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顏值”變現 河南汝州1573平方公里大地上富農產業“串珠成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26





      一灣碧水似玉帶環繞,白鴨成群在河面上嬉戲,清風拂面,楊柳依依,浣紗的姑娘笑語盈盈……立夏時節,走進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戴灣村,一幅畫里江南的秀美圖景在這里徐徐展開。


      “顏值”變現


      “美麗”經濟遍地開花


      每個來到戴灣村的人,都會沉醉在“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風光里。從昔日的“荒山溝”到如今的“幸福里”,戴灣村蛻變的秘訣究竟是什么?


      開挖下水管道2000米,新建無動力污水處理池2處,治理河道2500米,拆除危舊房屋29處,栽種國槐等綠化樹木5萬余棵……答案就是戴灣村支部委員陳二紅記在筆記本里的那一組組數據。


      花香自有蝶飛來。投資100多萬元興建的“悅意生態園”特色民宿一期正式投入運營,由返鄉創業大學生閆文佩帶頭成立的養蜂合作社年產蜂蜜15噸……戴灣村集體經濟蒸蒸日上。


      如何守護住這青山綠水的“顏值”?汝州市用一個個扎實的舉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提檔升級。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建成村級益農信息站點462個;開展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新建5G基站258座,實現鄉鎮主鎮區全覆蓋;開展“美麗農村路”創建活動,完成78公里縣道提檔升級;開通“鄉村振興號”公交線路,單程26公里。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深入開展“千萬工程”創建,累計創建省級人居環境達標村示范村366個、“千萬工程”示范村22個、“四美鄉村”32個;深入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建成鄉級污水處理廠8座、在建2座,建成無動力三級沉淀污水處理設施231座,完成387個村莊主村污水管網鋪設;有序推進農村戶廁改造,累計實施整村推進的行政村95個,農村衛生廁所達到14.69萬戶,衛生化廁所普及率達到85.26%。


      培優育新


      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5月8日下午,汝州市焦村鎮靳村的一處桑葚園里,三五成群的游客散布在園內,手拿小提籃盡情享受著采摘的樂趣。桑葚園占地24畝,園主人李非非今年34歲,靳村人。今年是他和妻子經營園子的第5個年頭,除了桑葚果采摘,園子里還散養了1萬多只桑葉雞,隨著經營積累,他先后又推出了桑葚干、桑葉雞蛋、桑葉茶、桑葉掛面等系列附加產品。


      據焦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的蠶桑基地已發展到3000余畝,并由單一賣蠶繭發展到做蠶絲被、釀果桑酒、炒桑葉茶等。除了蠶桑,該鎮的河陰石榴、蟠桃、金銀花、養蜂、煙葉等其他特色產業也頗具規模:河陰石榴1000畝、蟠桃600畝、煙葉3800畝、金銀花100畝……


      如何讓富農產業“串珠成鏈”,帶動群眾在家門口致富增收?汝州市以全市富硒、優質小麥、甘薯、蠶桑、生豬等產業為基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全面實施“硒+X”戰略,共培育富硒產業相關農業經營主體17家,持續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穩步推進甘薯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焦村鎮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項目;


      推動畜牧業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成功創建為省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市,全市生豬產能達到300萬頭,河南生豬交易平臺建成投用,可為全省5500萬頭生豬提供線上交易;


      大力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1895家,同時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11家、平頂山市級39家、縣級10家,省級產業化聯合體3家。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全面提升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天青色是汝瓷的顏色,如今,這抹天青也成了朱溝村村民的致富“底色”。


      今年3月底,由青年瓷人王燕斌開辦的汝州市復宋汝瓷公司在朱溝村正式落地,點火開窯。“今后10年,這個項目可以每年為朱溝村集體帶來5萬元分紅。”朱溝村支部書記王國正說。


      據王國正介紹,除了汝瓷企業,村里還有石磨面粉廠、食品廠、潔凈煤場、光伏項目、酸棗種植項目等,不僅每年給村集體經濟帶來50余萬元的收入,更直接帶動了近百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五星’支部創建為朱溝村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談及發展秘訣,王國正一語道破。


      鄉村振興,黨建是基礎。汝州市堅持把開展“五星”支部創建作為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能力的主抓手,聚焦“三賦三強”,成立“1+5+6”工作機構,建立“五星”支部創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形成了市委統一領導、職能部門共同參與、鄉村狠抓落實、人人爭創“五星”的工作格局,創建成果喜人。


      增進了群眾“福祉”。圍繞創建“文明幸福星”,創新“十融十創”模式,融合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全科網絡等10項內容,不斷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目前,全市共評選星級文明村373個、“十星級文明戶”4500戶,建成日間照料中心25個、農村幸福院88家。


      提升了農業“產值”。通過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強基固本”行動,“鳳凰山”蟠桃、“汝良”杏等10個農產品入選河南省知名農產品目錄,“中王農牧”富硒雞蛋等5個特色農產品獲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鄉村環境從“灰頭土臉”到“如詩如畫”,特色農業從“一枝獨秀”到“串珠成鏈”,群眾風貌從“坐等要”到人人爭創“五星”……廣袤田野氣象新,且看汝州1573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20萬汝州人為了鄉村振興的事業,砥礪奮斗在青山綠水間。


      轉自:大河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