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產蛋量全國第一 為啥鄭州沒蛋品批發市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2





      隨著大中小學等陸續開學,以及中秋節、國慶節臨近,雞蛋迎來銷售旺季。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河南憑借456.2萬噸的產蛋量,位居全國第一。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經過多日走訪發現,截至2023年9月份,鄭州共有各類專業批發市場129個,但沒有一個是蛋品批發市場。產蛋量第一的河南,其省會城市鄭州為何沒有一個蛋品批發市場?


      雞蛋銷售旺季到來,鄭州有批發商每日銷量1000件


      眼下,雞蛋價格正迎來一年中的高光時刻。鄭州廣武農產品批發大市場批發商戶肖四輩稱,7月份時,雞蛋的價格只有4塊多,目前已漲到5塊多。


      據央視報道,6月份至今,雞蛋價格已上漲四成左右。


      “大中小學學生開學,食堂會加大采購量;中秋節、國慶節臨近,食品廠做月餅等,都需要用到雞蛋。”肖四輩經銷雞蛋已近30年,最早在鄭州的緯四路農貿市場,后來搬到了廣武。目前每天的銷量在二三百件(每件30斤)。


      1996年,胡曉宏從部隊退伍回來后,被分配到泰國正大集團,至此,開始和禽蛋打交道。2009年,胡曉宏從正大集團辭職,成立了河南祥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養殖場收購雞蛋,再批發給農貿市場、商超、社區團購等。2023年9月份,他每天的銷量在1000件左右(每件40斤)。胡曉宏認為,雞蛋價格上漲,不只是因為季節性消費,還跟飼料上漲有一定關系。


      456.2萬噸,河南產蛋量位居全國第一


      河南的人均消費蛋量雖然沒排第一,但產蛋量高。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禽蛋產量為3456萬噸,同比增長1.4%。


      其中,河南、山東和河北分別憑借456.2萬噸、438.10萬噸和398.40萬噸的產蛋量,占據我國各省前三位。


      產蛋量高,自然是因為養殖企業多、養殖量大。


      國際畜牧網顯示,2022年,全國家禽出欄161.4億只,比2021年增加4.0億只,增長2.5%。


      全國21個省份及直轄市公布的2022年家禽出欄數量顯示,山東、廣東、河南、廣西家禽出欄大省,全年家禽出欄均突破10億只。


      其中,河南家禽出欄量為11.5859億只,同比增長3.3%。


      鄭州沒有蛋品批發市場的四個原因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多方走訪發現,截至目前,鄭州尚沒有一家蛋品批發市場。


      來自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的數據顯示,目前鄭州共有129個專業批發市場,品類涉及服裝、建材、家居、花卉、電動車、五金、紡織、凍品、調料、廚具、水產、蔬菜、水果等,但唯獨沒有蛋品批發市場,具體分析有以下四個原因。


      銷量少,賣糧油的也會賣雞蛋。“目前鄭州賣雞蛋的經銷商都分布在各農貿市場,每個農貿市場有兩三家,有時賣糧油的也會賣雞蛋。”胡曉宏認為,銷量少,是鄭州沒有成立蛋品批發市場的原因之一。


      和鄭州的地理位置有關。鄭州周邊50公里左右基本都有養雞場,當企業或零售商有需要時,開車跑到焦作、新鄉等就能進到貨。


      鄭州相關部門沒有頂層設計和規劃。像洛陽通河市場,就規劃有禽蛋一條街,每天生意很是紅火。


      跟雞蛋的保鮮屬性也有一定關系。河南省肉類協會執行會長劉承信認為,鄭州沒有蛋品批發市場,跟雞蛋的保鮮屬性也有一定關系。雞蛋從養雞場出來,送到消費者手中,對流通時效要求比較高。


      河南蛋品發展中心成立,已設立5家分公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雞蛋市場規模已超3200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蛋品生產與消費國,產量占全球近40%。


      千億級的市場,作為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鄭州,真的不準備設立蛋品批發市場?


      劉承信說,今年6月份,河南省肉類協會成立了蛋品發展中心,并在安陽、焦作、平頂山、洛陽,以及河北的邯鄲設立了蛋品分會(又叫分公司)。


      “成立蛋品發展中心,目的就是改變產蛋大省‘小、散、弱’的現狀。”劉承信稱,河南是產蛋大省,也是銷售大省,蛋品質量也有一定保證,為了確保母雞不生病,很多養殖企業都用中藥進行喂養。除了自給自足,目前河南蛋大部分都銷往上海、廣東、江浙一帶,價格相對也比較高,比河北、山西的蛋價都要高。


      但河南的雞蛋產業也有短板,比如深加工、精加工企業較少。又因為受產品保鮮的時效較短影響,附加值并不是很高。蛋品發展中心的成立,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


      轉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