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河南省“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系列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介紹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甄介紹,2023年河南全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28.7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取證)328.9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證)124.8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2.9%、164.4%、155.9%。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1744.5萬人,占全省從業人員的36.5%;高技能人才(取證)總量達516.8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9.6%,較上年增長1.9個百分點。尤其是2023年8月,河南成功獲得202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承辦權,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標志著河南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推進力度持續加強
省委、省政府繼續將“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作為全省重點民生實事,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實行政府目標考核管理。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對2035年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出系統安排。市地和省直相關部門積極跟進,鄭州市大幅調增政府補貼培訓規模,省發展改革委積極爭取國家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省財政廳出臺加強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管理工作文件。省人社廳出臺《人力資源開發利用三年行動方案》和支持優秀青年專技人才、技能人才、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體系,“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推進力度持續加強。
【培訓】緊盯產業鏈崗位需求推行人才培訓模式
推動培訓鏈與產業鏈深度耦合。緊盯7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28個重點產業鏈崗位需求,全面推行“崗位+培訓+就業”“用工企業+培訓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訓模式,扎實開展先進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現代服務業、高素質農民等培訓專項,加大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中高級技能人才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培訓,從源頭提升優化勞動力供給質量和結構。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省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七大產業聯盟相繼成立,一大批院校產業學院、企業實訓基地紛紛設立,政校企融合發展機制加速構建,發展共謀、群鏈共建、利益共享的共同體加快形成。大力發展新時代技工教育,以“名校名師名專業”為抓手,調整建設布局、優化專業設置、強化專業師資,加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等重點專業群建設,強化“數字河南”“智造河南”技能人才供給,全省96所技工院校年招生達12.4萬人,招生規模連續15年居全國第三位。
【基礎】構建全產業、多層次、廣覆蓋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網絡
持續提升基礎能力。著眼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求,積極構建全產業、多層次、廣覆蓋的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網絡。一年來,爭取國家資金2600多萬元,建設5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5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省財政投入2.5億元,新建重點產業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等省級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項目171個。目前,河南省共有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3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69個、省級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項目1232個。一大批企業、院校、民辦培訓機構、非遺傳承人等得到項目獎補支持,設施設備、師資素質實現與產業、企業發展同步提升,為高質量培訓打下了堅實基礎。以國家級基地為引領、省級項目為主體、覆蓋所有縣域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基本建成并持續鞏固優化。
【評價】持續細化完善人才培訓評價支持政策措施
持續提升評價質效。加快建設技能人才高地,持續細化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持續向用人主體放權,給人才松綁。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河南省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管理辦法》,進一步貫通技能人才與專技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打通技工教育與學歷教育人才培養、技能證書與學歷證書比照互認、政校企三方資源通道。加強數字化平臺監管,推動評價機構全員入駐監管平臺,評價過程接受線上監管。強化評價機構備案源頭審核把關和屬地監管,扎實做好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專項整治,建立動態退出機制,全省4128家用人單位評價機構、512家院校類評價機構、589家社會評價機構,開展了2.8萬批次職業技能等級評價,259.6萬人次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企業職工占38.8%,院校學生占33.3%,其他社會人員占27.9%。評價的精準度和等級層次穩步提高,先進制造業、智能機器人操作維護分別取證17.6萬本、1.2萬本,為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儲備了較為豐富的技能人才;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技能人才的37.9%,較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
【引領】以職業技能競賽引領技能成才
持續強化競賽引領。舉辦國家級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河南省選拔賽3項,省級競賽69項,共涉及269個職業(工種),參賽人數超過1.1萬人,市級競賽和企業崗位練兵、院校技術比武等競賽活動蓬勃開展。構建了以世賽、國賽為引領,省賽為龍頭,專項、行業和地方各級競賽為主體,企業崗位練兵、院校技術比武為基礎的具有河南特色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并向縣區加速延伸。2023年4月成功舉辦第二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2221名選手參賽,賽事規模、賽事項目等實現新突破。2023年9月參加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獲得2金3銀8銅78個優勝獎,15名選手入選第47屆世賽中國集訓隊。社會各界關心的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各項籌辦工作正有序有力推進,技能競賽宣傳等活動同步開展,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舉措】千方百計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多措并舉促進就業增收。注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對培訓評價的學員建立臺賬,及時組織人力資源機構、企業等推介就業信息,并強化全過程追蹤。落實《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導企業建立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報酬保障機制,全面推行“新八級工”制度,鼓勵用人單位建立與技能等級相匹配的崗位薪酬制度,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拓展技能人才與專技人才互通互認領域,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勵,千方百計提高技能人才工資性收入。不少企業已將技能等級作為工資增長的重要依據,擁有一技之長不僅找工作更容易,而且收入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記者 申華 王怡瀟)
轉自: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