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進入智慧時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07





      “撲棱……”3月3日,開封市蘭考縣黃河濕地岸邊,十幾個專業保護籠箱被次第打開,里面的黑鸛、大天鵝等珍稀鳥類爭先恐后地鉆出來,飛向水面的沙洲、飛向岸邊的樹林。


      這是我省2024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開幕式的野生動物放飛環節。當下正是候鳥北遷的季節,作為我省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蘭考縣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沙洲密布、水草茂盛,動植物資源豐富,比較適合野生動物生存和繁衍,每年有幾萬只鳥類到黃河濕地棲息、覓食,53只經過救治和檢疫的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三有動物將加入這些候鳥大軍,一路向北回歸自然。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回家”的黑鸛、雕鸮等珍稀猛禽的翅膀上綁上了一個個微型的“小背包”。


      “這些‘小背包’是新型背負式衛星追蹤器,重量不超過鳥類自重的3%,非常輕便,能通過太陽能充電,也難以被猛禽叼壞,戴上它以后,我們在手機軟件上隨時能夠查看鳥類的遷徙路線,幫助我們更好地研究鳥類遷徙與活動規律、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資源,從而制定合理的生態保護措施。”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副主任李瑋解釋道。


      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為“構建野生動植物智慧保護體系”,這些衛星追蹤器正是智慧保護體系的重要一環。


      在蘭考縣黃河濕地,除了傳統的人工巡護外,還裝備了能夠自動巡航的智慧監測儀器,覆蓋80%的濕地,能夠有效監測野生動物的狀態,打擊非法盜獵行為。在我省其他野生動物保護區,運用遠紅外相機、大數據+物聯網和物種AI識別等高科技手段的越來越多,我省逐步構建起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智慧保護體系,更高效地巡護、監測和保護野生動植物。


      “目前,全省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345處,其中19處入選全國首批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全省9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80%典型生態系統已納入保護范圍。”省林業局副局長王一品說,“未來,我省將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中持續推進高科技手段的應用,努力構建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數據智能時代;繼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深入推進豹、朱鹮等重要物種種群恢復與研究。”


      轉自:河南日報農村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