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省份半年報:反超四川,河南重回全國第五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04





      近日,31個省份半年“成績單”公布,GDP五強省份正式出爐。


      其中廣東以65242.50億元的成績繼續穩坐經濟強省“第一把交椅”,經過一季度的開門紅,在2024年上半年河南成功反超四川,重回前五榜單。


      31個省份經濟半年報公布,GDP五強名單出爐


      今年上半年,河南交出了一個漂亮的成績單,走出了去年“年終大考”的低谷:去年,河南GDP被四川超越,近30年來首次跌出全國前五。


      根據31省份2024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五強省份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繼續保持前四,與去年全年GDP排名相比,第五名出現變數,河南反超四川,排名全國第五。


      從具體數據分析,廣東、江蘇穩居“6萬億俱樂部”,上半年GDP分別為65242.50億元和63326.3億元;


      “5萬億俱樂部”成員依舊出現空白,但與去年同期相比,“4萬億梯隊”除了老隊員山東外,再增添新成員——浙江,兩省上半年GDP分別為46677億元和40920億元;


      作為中部六省的“門面”,也是五強榜單中唯一的中部省份,河南雖然在去年被四川反超,掉落第六,但今年上半年強勢趕超,以31231.44億元的“成績”重回“經濟第五大省”的位置。


      重回全國第五,二產“引擎”作用凸顯


      “河南能夠重回全國第五,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事”,在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看來,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要原因便是創新。


      近年來,河南出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比如,加強與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大科學裝置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的銜接,建設一批研究基地、中試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等。“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推動了河南產業的轉型發展,為河南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經過幾年的沉淀,創新力量在經濟增長當中逐漸顯現出來”,他說。


      此外,耿明齋表示,工業的強勢發展,也成為河南上半年取得“好成績”的重要“推手”。近年來河南狠抓制造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特別是圍繞河南鄭州具有比較優勢的這些先進制造業,比如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引進龍頭項目,這也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對轉型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河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7.5%。增速不僅跑贏全國大盤,在經濟強省前5榜單中,也是妥妥的第一名。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拉動規上工業增長7.0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0.2%。


      其中汽車、電子等主導產業貢獻明顯,尤其是汽車產業,2024年上半年,河南全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增長36.6%,高于全省規上工業增速28.8個百分點。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大省,近年來,“河南贏麻了”的聲音在網上一直很火。而汽車產業對河南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僅體現在生產端,還存在于消費端,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消費領域。


      地處中部腹地,河南有著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天然區位優勢,是不折不扣的全國交通樞紐。2024年上半年,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新能源汽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9.0%、23.0%、12.1%,分別高于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21.4個、15.4個、4.5個百分點。


      據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在去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河南汽車產業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全省汽車整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3.5萬輛、53.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3%、42.0%。其中,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69.6%、364.4%,遠高于全國平均增速的30.1%和32.0%。


      202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聚力打造7大先進制造業集群、28條重點產業鏈,力爭到2025年,28個千億級重點產業鏈規模達到7萬億元左右。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集群。


      “從發布數據看,‘7+28+N’產業鏈已經開始在特定的領域發力,以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為代表的細分賽道正全面起勢。”王牌智庫首席專家、董事長上官同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領跑,重大項目效應顯現


      與此同時,在投資和消費這兩駕馬車方面,河南同樣表現不俗,尤其是投資方面。


      2024年上半年,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比一季度加快3.6個百分點,這一數據不僅高出全國2.6個百分點,在GDP五強省份中,也處于領跑位置。


      “從國家層面來講,正在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中部地區又是有效銜接國內大循環和國際經濟循環的樞紐地帶,所以目前國內外資本對中部地區比較看好。”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表示,3月20日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召開,以及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更是引起了廣大投資人的重視。


      除了國家層面重大戰略帶來的利好,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穩步擴大也離不開省級層面的積極努力。在2024年上半年,河南省出臺了大規模設備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等一系列政策。


      “三個一批”項目效應也進一步顯現。從數據上來看,2024年上半年全省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0.1%,拉動全省投資增長6.1個百分點,而作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戰場,全省工業投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上半年增速達18.4%,比一季度加快7.0個百分點。


      此外,耿明齋還表示,“十四五”期間謀劃的一系列高速公路、內河航運、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陸續啟動,也帶動了投資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7月18日,G4006次動車駛出蘭考南站,標志著日蘭高鐵全線貫通運營


      進入今年下半場,河南如何追趕差距?


      河南上半年GDP雖然重歸第五位次,但客觀分析“成績單”,一些數據折射出的差距,依舊需要引起重視。


      首先是GDP增速,2024年上半年河南GDP增速為4.9%,這一數據不僅低于全國水平(5.0%),在31個省份中排名也并不理想,排在第19位。


      其次,河南與第四名浙江的差距在拉大。從近三年同期數據來看,2022年上半年,河南與浙江GDP相差5464.8億元,2023年上半年,差距為7391億元,今年上半年差距進一步拉大,增加到9688.56億元。


      2024年下半場,河南應如何繼續強勢破題,追趕差距?


      耿明齋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一是繼續堅持創新引領,特別是在推動高水平創新平臺的搭建上,比如要加大力度支持民辦高水平大學;


      ——二是繼續推動制造業轉型,以工業為中心不放手,繼續引進先進制造業的龍頭項目;


      ——三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民營企業首當其沖,要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培育民營企業家隊伍;


      ——四是河南縣域經濟占的比重比較大,要抓縣域經濟,縣域的制造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新質生產力也成為多省近期布局下半年工作的“關鍵詞”。


      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在主持召開全省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工作例會時表示,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22日,江蘇省委常委會會議暨省委財經委員會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緊盯科技和產業變革方向,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河南應該怎么做?


      陳耀認為,河南應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繼續發力,主要在三個層面,一是傳統產業要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二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三是培育新的動力源,讓經濟主體更有活力。(記者 韓玉)


      轉自:大河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