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優二增三精四管”顯成效 河南鄲城縣玉米示范區“逆境不減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25





      近日,一場聚焦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全鏈條產業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的現場觀摩會在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胡集鄉舉行。今年河南玉米生產遭遇了播種期的干旱,生長期的高溫、熱害、漬澇、寡照以及病蟲害等輪番侵襲,在這樣的不利條件下,鄲城縣玉米示范區卻以驚人的韌性,實現了“逆境不減收,順境更豐收”的戰績。


      近年來,河南省農科院與河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合作,通過實施“一優二增三精四管”關鍵技術模式,成功提升了玉米產量、保證了玉米品質。


      “今年通過采用北斗導航系統精準播種,結合玉米密植滴管技術,并在生長后期進行多次施肥,畝產達到了1600多斤,讓我感覺非常震撼。往年,畝產只有1300多斤。”胡集鄉種糧大戶王雷說。


      據了解,根據鄲城縣企業對高淀粉玉米的需求,河南省農科院與鄲城縣加強院縣合作,組建多學科專家團隊在項目區選擇優質玉米品種,通過增加種植密度、適量增加肥料、采取精量播種、精量水肥管理和精準化學調控,適時開展病蟲草害防控等措施,達到了提高玉米產量、改善玉米淀粉品質、提升種植效益的目的。


      河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所玉米耕作與栽培研究室主任、河南省秋糧專家指導組組長喬江方表示,專家團隊在鄲城縣玉米示范區安排了7個模式的展示,最終要形成一個適合當地生產需求、高產高效的技術模式。


      此外,結合鄲城縣主導產業,河南省農科院與多家食品企業簽訂了玉米種植科企合作協議,將通過育種、栽培、植保、信息等多學科融合,共同為玉米生產量身定制應對各種挑戰的解決方案,同時精準篩選科研成果,為產業發展提供全鏈條的科技服務。“河南省農科院良種良法良技的落地應用,使得玉米產量提高、玉米中毒素含量降低、玉米淀粉含量增高,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能夠賣出更好的價格。”河南金丹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洪偉說。


      “河南省正致力于圍繞共建縣的主導產業,精準對接服務的經營主體,推動科技成果由實驗室走到生產車間。通過科學家與企業家的精準對接,將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這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收益,也幫農民增加了收入。”河南省農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廣處處長李秀杰如是說。(記者  劉 超  通訊員  周歡歡  周  源)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