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在河南省黃河流域構建生態、城鎮、農業等三大格局,基本建成示范區、先行區、引領區、彰顯區等黃河“四區”。
規劃明確目標定位、空間格局、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等內容,為各類開發、保護、利用、修復活動提供基本依據。規劃提出,河南將構建“一帶兩屏”的生態格局,高標準建設黃河生態帶,筑牢太行山、伏牛山綠色生態屏障;構建“一圈多點”的城鎮格局,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和引領力的鄭州都市圈,強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縣城支撐作用,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一心三區”的農業格局,重點推進中原農谷農業創新平臺建設,高質量建設豫北平原高效農業區、豫東平原高效農業區、豫西山地丘陵生態農業區。
規劃確定的目標顯示,按照“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總體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大河治理和生態保護示范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黃河文化優勢彰顯區;全省黃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728.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6020.25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7019.96平方千米,用水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
規劃明確,抓好“以水為脈”的大保護是規劃的重要內容。圍繞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節約和水安全保障,加強生態空間修復保護,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營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加強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流域防洪工程設施布局,構建安全、有韌性的綜合防災體系,全力保障黃河安瀾。
在推動跨區域協同發展,建立健全多層次、立體化跨區域協同體制機制方面,規劃提出,推動全省黃河流域市、縣協同發展,加強規劃銜接與政策協同,在生態保護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防洪減災、城鄉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文化保護傳承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合作共建,打造高質量發展共同體;與晉、陜、魯等黃河上下游區域加強聯動,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高根義 劉建)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