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多維度賦能 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11





      在扶危救急的歷史長河里,中醫中藥從未缺席。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整合資源推動道地藥材協同發展,到科技創新重塑中醫藥產業格局,再到中醫藥文化傳承激發鄉村活力,有著深厚中醫藥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的河南,其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正邁向新高度。


      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造就了這里道地藥材的優異品質及核心優勢。


      早春時節,南陽市方城縣楊集鎮現代中醫藥產業園內的裕丹參迎來育苗季。產業園負責人李業斐說,楊集鎮已建成野生丹參、南陽艾等道地藥材保護繁育基地,裕丹參規模化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中藥材工廠化育苗,中醫康養五大功能區,特別是藥用植物園已成為農文旅體驗的新窗口。


      在駐馬店市確山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3萬畝,年產量7萬噸,相關產值達8億元。“確山夏枯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豫天源、天中艾等一大批“確”字號中藥材品牌省內外知名,并被廣州白云制藥等知名藥企指定為原料采購地。


      位于豫東平原的商丘市虞城縣,四季分明,適合種植120多種道地中藥材,被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授予“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十強縣”,該縣界溝鎮被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評為“河南省中藥材之鄉”。


      當前,河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570萬畝、產量236萬噸,2025年中藥材種植規模將擴大至600萬畝,種植和初加工產業產值預計將突破600億元。伏牛山的丹參、柴胡,懷川的懷山藥、懷地黃,大別山的玉竹、茅蒼術、白術等都頗有口碑。


      科技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在方城縣楊集鎮現代中醫藥產業園,科研樓里燈火通明。該產業園采用“公司+科研院校+基地+農戶”模式,已建成萬余畝裕丹參GAP種植基地和660畝百藥園研學基地。


      科技賦能也讓消費者更為便捷地使用中藥湯劑。“鼠標一點,中藥飲片一鍵‘變身’中藥顆粒。”仲景宛西制藥固體制劑六車間負責人介紹,生產線可實時查看3000多個監測點位的數據,對原料沖洗、煎煮、過濾、濃縮、干燥、制粒、包裝等環節實現遠程全自動化提取控制。


      在確山縣愛必勵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中藥貼劑、膏劑、粉劑、外用液體及艾草制品等琳瑯滿目。公司總經理馮超偉介紹,企業致力于研發和生產以艾草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創新能力,更少不了當地政府的全力支持。


      為強化產業發展硬支撐,確山縣推進校地聯手,先后與河南農大、山東大學、廣東藥科大學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建立“院士領銜、專家帶頭、技術人才支撐、鄉土人才補充、技術能手兜底”的五級人才體系……


      在平原地區,“中醫藥文化+旅游”帶動了中藥材種植,讓村鎮發展擰成一股繩,在山區,中藥材種植也帶動了旅游發展,給鄉村振興帶來一抹亮色。


      在漯河市臨潁縣瓦店鎮大李村康養一條街,頤家生活民宿苑住著十幾名從各地來體驗中醫康養項目的人。通過“土地+文旅+中醫康養”的產業模式,大李村長期空置的老屋成了展示中醫藥文化、進行康養的園區,村民也有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在商丘,睢陽區閆集鎮的紅花產業得到商丘市農林科學院中藥材研究所的科技扶持。先進的種植技術使得紅花花絲的畝產量顯著提升,2024年畝收益超過4000元。


      目前,河南省共有中藥企業189家,營收超500億元。中藥單品種年銷售超億元的有25個。2025年,河南計劃建成10個中醫藥產業園區,培育100家規模以上中藥企業,中醫藥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去年揭牌亮相,一年來已進行四批成果轉化。最近一批轉化45個項目,金額超1.47億元。(記者 王爍 吳剛 張浩然)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