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力的帶動下,葉輪產生旋轉,通過傳動軸帶動發電機的轉子轉動,進而產生電能。那風力究竟是如何精準轉換成電力的?風又是怎樣產生電能的呢?”近日,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飛翔學校,電力工程師正在為學生們進行風能轉化實驗演示。一連串的問題,瞬間點燃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陷入思考,熱烈討論起來。
為了進一步探究,學生們走進華潤內黃縣風力發電場,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科普研學之旅,學生們近距離觀察風機運作,參觀中控室、升壓站和儲能電站。技術人員耐心細致地講解,幫助學生們將科學課堂上學到的力學、電學等物理知識與實際的風力發電過程相結合,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以前只是在書本上了解過風力發電,今天能親眼看到這些龐大的風機轉動,感受到它們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感覺非常震撼,也更讓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綠色新能源的魅力,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工程師,為綠色能源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飛翔學校學生劉博宇興奮地說。
內黃縣地處豫北平原,地形平坦,風力充沛,是綠能發電的“沃土” 。其中,華潤內黃400MW風電項目是河南省內單體最大的平原風電項目。內黃縣科協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全縣中小學范圍內發起“綠色新能源”科普教育活動,通過實地研學、互動探索、趣味實驗等多元化方式,幫助青少年們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輕松汲取科學養分。
“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而且培養了探索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回去后,我們會把今天看到的、學到的認真總結,編成校本教材,上好每一節科學課,更好地培養同學們的科學興趣和科技創新能力。”河南省內黃縣飛翔學校副校長周秀榮表示。(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劉小方)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