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浪潮下,河南省漯河市快遞業成為增長最快的服務行業。依托龐大的食品產業群,漯河市電商快遞產業互動融合,協同發展,形成漯河經濟新的增長極。
樣本 快遞業務增幅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漯河市快遞服務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十二五期間,漯河市年快遞業務量增幅均遠高于全省水平。2016年,快遞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77.7%和88.24%。
2013年,漯河市快遞行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98.60萬件,累計實現業務收入5224.69萬元。
2014年,快遞行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03.52萬件,同比增長51.41%,累計實現業務收入7139.22萬元,同比增長36.64%。
2015年,快遞行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50.50萬件,同比增長107.20%,累計實現業務收入11677.46萬元,同比增長63.57%。
2016年,漯河市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221.94萬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2億元,全市快遞日處理量達到15萬件,日進出量5年激增15倍。
2012年9月,申通快遞有限公司(下稱申通)豫南轉運中心開始運營,這是第一家進駐漯河的快遞轉運中心。
申通豫南分撥轉運中心總經理陳樟華稱,當時,每天快遞進出量有2萬多件,在快遞生意最好的“雙十一”期間,每天進出量約10萬件。
五年以后。如今,申通豫南分撥中心日平均進出量增加到近30萬件。2016年“雙十一”期間,申通豫南分撥中心日平均進出量達到60萬件。
從進駐漯河至今,申通豫南分撥中心日進出量激增15倍。
據統計,在2016年“雙十一”期間,漯河進出轉業務峰值更是達到了185萬件,從而使漯河成為河南省內,僅次于鄭州的全省第二大快遞轉運集散中心。
數據顯示,漯河市豫南區域分撥轉運中心處理場地面積逾65000平方米,日均處理量達120萬件,全年處理量約3.5億件。
布局 知名快遞企業集聚漯河
漯河市積極引進快遞企業總部直接投資、設立區域管理總部,不斷鞏固漯河市在快遞物流領域的樞紐地位,推進豫中南快遞集散節點城市建設。
2015年5月,順豐豫南區域總部入駐漯河市電子商務產業園。
2016年1月,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圓通)達成合作協議,由圓通投資6億元,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圓通豫南區域總部項目。
同年7月13日,漯河市召陵區人民政府與申通正式簽署合作協議,由申通投資3億元,在召陵區建設申通豫南區域總部項目。
目前,申通、圓通兩個項目均已開工建設,預計將分別于2018、2019年全面投入運營。
截至目前,漯河市共有韻達、申通、百世、圓通、全峰、天天、優速、國通、速爾9處豫南區域分撥轉運中心集聚電子商務產業園,從而使漯河市主要快遞分撥中心(區域總部)集中分布于方圓1平方公里范圍內,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
部門 城市鄉鎮100%全覆蓋
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個環節,O2O最難解決的就是“最后一公里”問題,如何解決農村地區快遞末端投遞的難題?
漯河市郵政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說,近年來郵政管理部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市場活力充分釋放,市場主體數量不斷增加,目前漯河市快遞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全市共有11家快遞法人企業,擁有品牌快遞18個,分支機構111處,快遞從業人員3000多人,實現了快遞服務網絡所有鄉鎮100%覆蓋。
據悉,漯河市推進“快遞下鄉”工程,鼓勵快遞企業積極向下發展,有效推動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使郵政服務成為市委、市政府脫貧項目的助推器。
漯河市還創新性提出建設漯河快遞驛站,目前已建成快遞驛站5個,通過推動“快遞驛站”建設、設立鄉鎮分支機構等模式,促進快遞企業之間加強資源共享和業務協作,鼓勵快遞企業創新思路進一步推動鄉鎮網點的建設。目前,鄉鎮分支機構達到10處,其他各種服務網點達到293處,提高了快遞末端投遞服務效率和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漯河市農村地區日均出口快件2000件左右,日均進口快件1.2萬件,出口快件以農副產品為主,如舞陽粉條,郾城雞毛撣子、臨潁牛肉等,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
融合 電商快遞產業協同發展
4月12日,記者參觀了位于漯河的順豐豫南區域總部。綜合部工作人員介紹說,順豐和雙匯、銀鴿等知名企業廣泛進行物流快運合作,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寄遞服務解決方案。電商是順豐的一大亮點,時下,順豐與洛陽、信陽等地合作,推出順豐櫻桃季、順豐茶葉季等農產品電商產品,取得良好效果。
得益于良好的區位優勢,漯河快遞業發展迅猛。
漯河位于河南的中心位置,多條高速國道、省道經過,該市距離新鄭機場一個小時的路程,京廣高鐵、京廣鐵路、漯平鐵路、漯阜鐵路輻射四周,交通十分便捷。豫南區域分撥中心設在漯河,獨具優勢。近處的快件從漯河出發,迅速輻射河南乃至全國主要城市。所有從南面過去的快件,到漯河速度更快。
現代物流業正在發展成為漯河市支柱型產業。作為傳統的商貿物流城市,漯河近年來快遞業發展迅猛,有力地支撐和帶動了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2016年,漯河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91.62億元,同比增長86.79%。同年,東興電子商務產業園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駐企業202家,線上交易額40.35億元,帶動線下交易額超百億元。
2016年9月,隨著百世云倉項目正式落戶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商快遞產業互動融合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快遞分撥中心圍繞漯河市電子商務產業園梯次展開,一體化的電商快遞綜合服務基地初具雛形,電商快遞協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在此基礎上,漯河市繼續鞏固郵政業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積極主動為電商企業提供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健全完善倉配一體化模式。加速推進與現代制造業協同合作,深耕細作農村市場,深入原產地、靠近消費者,形成特色農副產品的垂直服務渠道和區域服務網絡,進一步發揮“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渠道作用。
聲音 創建“中國快遞示范城市”
2015年5月,漯河市正式印發了《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漯河市打造成為省內快遞分揀中心節點,建設豫南快遞產業園,并明確了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協調推動快遞業發展。
國內多家知名快遞企業在漯河投資建設區域總部或區域分撥轉運中心,將進一步鞏固提升漯河市的區域物流樞紐中心地位。漯河近年來快遞業務量增長迅速,快遞物流業成為漯河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漯河市委、市政府正傾力把快遞物流業作為漯河市一張靚麗名片加以打造,積極謀劃將漯河市打造成為中國快遞示范城市。
2015年,國家郵政局啟動了“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創建工作。“中國快遞示范城市”是關于快遞服務與發展的城市名片,具有標準高、影響力大、示范作用明顯等特點。要成為“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包括快遞業發展戰略明確清晰,快遞業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快遞服務網絡健全,產業協同發展取得一定成效。
據悉,河南省政府已將漯河創建快遞示范城市工作列為重點督導項目。2016年12月,經過全面調研和審慎評估,并報漯河市政府同意,漯河市全面啟動了“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漯河,不僅僅是“食品名城”、“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品牌城市”。在電商快遞產業互動融合,蓬勃發展之際,“中國快遞示范城市”——這張嶄新的城市名片呼之欲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