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電商奠定新農村市場體系基礎


    來源:國際商報   時間:2017-05-23





      “李克強總理表揚了河南,說河南從農業大省、制造業大省,變成了電子商務大省。”在近日召開的河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推進會上,河南省商務廳廳長焦錦淼透露。
     
      河南作為典型的內陸地區,又是全國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發展電子商務有著巨大的網購消費潛力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則承擔著探索農村電商發展的重任。
     
      讓農產品賣出去
     
      程秀麗是河南淇縣廟口鎮老莊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在1998年下崗后承包了村里的一座荒山頭,種植了100多畝的核桃樹。以往,每到收獲季節,程秀麗就愁上心頭,由于種植面積大,銷售成了難題,大量的核桃下來,到次年還賣不完,只有忍痛扔掉。
     
      2015年,程秀麗得知商務部門對電子商務進農村有扶持政策,在淇縣商務局的幫助下,承辦了當地電子商務進農村服務點。
     
      程秀麗說:“我為群眾代買代賣、收發快遞,讓老百姓買的便宜、賣的賺錢。我還積極參加縣里的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訓班,杭州‘一扇門’的講師手把手教我網上開店的方法,在網上我開辟了自己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一系列的經歷,讓程秀麗的眼界從一個小縣城一下子跳到了通向全國乃至全球的平臺。
     
      這正印證了焦錦淼曾反復強調的“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廣應用,對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有重要意義,將會解決信息不對稱、時間、地域空間限制問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創業就業。”
     
      2016年僅兩個月,程秀麗通過網上銷售和網上引流銷售量就達到了2015年全年的90%,成交額突破50萬元,網上交易量不斷上升。程秀麗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我種的核桃銷量不錯,經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我就把周邊村民的核桃一塊在網上銷售了。不只是核桃,我還要通過電子商務把當地的其他特色農產品的銷路打開。”
     
      在淇縣,受益于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又何止程秀麗一人呢?
     
      淇縣縣政府,通過出臺農產品上行的支持政策,結合縣域農產品特色,建立農產品公用品牌,加強部門協作機制等舉措有效地促進了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還涌現出了返鄉大學生岳綱亮、秦街村壽將兵、石橋村趙小坤、棗生村崔海芳、仙談崗村林保祿等一大批農村電商專業戶。
     
      放眼全省,農村電商經過近三年的發展,已由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讓農產品賣出去成為發展電商的頭等大事。
     
      ——月山鎮,是博愛縣懷姜種植及深加工的產業聚集地,通過電商協會的組織和引導,現在月山鎮以生姜、姜糖膏為網絡產品的加工銷售團隊達到了60余家,其中有9家實現了由小作坊到擁有獨立商標及認證的公司升級化營銷,年銷售懷姜系列產品10億元。
     
      ——光山縣,持續開展電商培訓,累計培訓電商人才13000多人。“光山十寶”等農副產品上線銷售火爆,帶動了全縣農特產品進一步上行。光山縣建成了完整的縣域電商生態體系,縣域電商產業鏈齊全完善,2016年網銷額超30億元。
     
      ——泌陽縣,通過打造盤古農商平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2016年實現網銷額7.62億元,本土盤古農商網自2016年6月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實現網銷額740萬元,輻射帶動三大產業融合發展。
     
      ——臺前縣,統一整合“小、散、弱”民間資源,引導擴大草菇、櫻桃、果蔬等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進一步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并對適合上行的農產品進行品牌孵化,通過電商平臺實現線上銷售,真正讓資源變成了產品、產品變成了“網貨”。
     
      帶動效果明顯
     
      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大力開展,除了帶動最重要的農產品上行之外,還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形成了線上線下融合、工業品農產品雙向流通、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合一、服務生產與服務消費并重、傳統與現代有機互補的新型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奠定了新時期農村市場體系的基礎。
     
      首先,農村電商的大發展帶動了社會資本投入,促進了農村消費升級和傳統流通轉型升級,增強了農村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使得農村地區對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商品和服務。另一方面,農村電子商務與傳統農村流通方式并不對立,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嵌入。
     
      記者從臺前縣雪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了解到,原來該公司只走傳統營銷路子,隨著臺前縣電商服務中心與全縣200多個村級服務(站)點形成電商本地化銷售的完整網絡,2016年該公司拿出90余款羽絨被服等產品針對農村市場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營銷活動,以往只有在商場里才能賣出去的高端羽絨服、羽絨寢具等,現在通過電商有了較大突破,全年網絡銷售突破600萬元,極大地激發了農村電商的市場消費潛力。
     
      其次,農村電商大發展還帶動了物流配送體系的逐步完善,本土電商平臺也逐步發展壯大。目前,全省48個示范縣積極整合物流,降低配送成本,已建設縣級倉儲物流中心近20個。封丘縣為破解農村物流“兩個一公里”問題,依托云書網“新華快的”,改造1萬多平方米倉儲,設立分揀生產線和云書網配送班車,同時,積極整合縣域韻達、天天等45家物流企業入住,有效地解決了物流配送成本高,縣級物流代理“散、低、亂”現象,實現了從縣級倉儲物流中心到村級站點24小時內完成配送,效益初顯。另一發面,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在引進淘寶、京東、一畝田、云書網等知名電商企業入駐的同時,還積極打造本土電商企業,泌陽縣的盤古農商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另外,農村電商有效地促進了農村扶貧和“雙創”落地。農村電子商務既“輸血”,又“造血”,已經成為“貧困縣”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河南48個示范縣中貧困縣占23個,占47.9%。
     
      難能可貴的是,農村電商大發展,不僅為農民創業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還吸引了一大批大學生、農民工、復員軍人等回鄉創業。盧氏縣退伍軍人周鐵再經過電商培訓和不懈努力,注冊“兵哥哥盧氏山珍館”淘寶店鋪,從零發展成為三鉆級店鋪,好評率99.36%;淇縣設立“雙創”基金,支持大學生開展電商創業,返鄉大學生趙慧娟創辦的河南新食代香巴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絡銷售額突破百萬元。
     
      電商進村已成燎原之勢
     
      目前,河南省共有48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其中21個國家級示范縣,27個省級示范縣。
     
      2014年7月,財政部、商務部聯合發文《關于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的通知》,選擇河南等8個省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作。《通知》一經發布,作為河南省電子商務主管部門的河南省商務廳就立即行動,采取競爭性選擇方式確定示范縣,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實施方案。
     
      記者從河南省商務廳具體分管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市場體系處了解到,21個國家級示范縣共分三批獲批,第一批,共有24個縣(市)申請,獲批7個;第二批,共有51個縣(市)申請,獲批8個;第三批,共有45個縣(市)申請,獲批6個。申報過程中,各縣(市)相互競爭,搶占先機,你追我趕,形成了良好的局面,開展的如火如荼。
     
      放到5年前,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提起電商許多人都沒聽過,或認為不靠譜。而現在,記者在淇縣、光山、博愛等地走訪時,不少當地的群眾說:“我們嘗到了電商創業的甜頭,政府領著我們干,給我們普及電商知識,給我們創業扶持,我們有信心干好!現在很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都陸陸續續回家創業了。”
     
      這還不夠。
     
      為了進一步加快河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發展,河南省商務廳在積極申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同時,還報請河南省人民政府,展開了省級示范創建工作。先后分兩批,27個縣(市)獲批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截至目前,前兩批的15個國家級示范縣和第一批的2個省級示范縣,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網絡體系基本形成,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22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211個、村級服務點4156個、開設網店21089個,電商交易額累計突破330億元,網絡零售額達180億元,帶動農村電商就業人員近66000人。2016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獲財政支持1500萬元,省級示范縣分三年獲財政支持1500萬元,目前2016年的400萬已經到位。
     
      河南農村電商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良好的氛圍和發展熱潮,但焦錦淼表示,越是在這種火熱的形勢下,越要保持清醒認識,農村電商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個別地方還存在工作進展、資金使用緩慢,配套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
     
      焦錦淼強調,電子商務進農村只有一兩個縣搞不行,要讓全省150個縣(區)的1/3到2/3成為示范縣,這樣全省的電子商務工作才能上去。
     
      下一步,要繼續深入推進農村電商發展。要沉下心抓好農產品上行,從產品的質量把控、定位、包裝,到售后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相應的組織。要繼續加強人才培養,解決好物流配送,特別是智慧物流“兩個一公里”的問題。此外,還要拓展農村電商功能,不僅僅是買和賣,還要做好信息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河南省電商企業達2.84萬戶 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

      4月13日,省工商局舉行電商企業代表座談會,會議透露,截至2016年底,全省實有電子商務企業2 84萬戶,資本總額達2345 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8%和46 3%,電子商務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
      2017-04-14
    • 漯河樣本:電商快遞產業互動融合

      在“互聯網+”浪潮下,河南省漯河市快遞業成為增長最快的服務行業。依托龐大的食品產業群,漯河市電商快遞產業互動融合,協同發展,形成漯河經濟新的增長極。
      2017-04-24
    • 前5個月河南省跨境電商交易額378.5億元

      前5個月河南省跨境電商交易額378.5億元

      6月19日,記者從在鄭州召開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前5個月,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378 5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1%,其中出口274 6億元,占總交易額的72 6%。
      2017-06-21
    • 河南電商進農村省級以上綜合示范縣已達61個

      河南電商進農村省級以上綜合示范縣已達61個

      在電商示范縣建設帶動下,目前河南省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20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近200個、村級服務點3600多個,新增網店2 2萬多個,人員培訓近18萬人
      2017-07-05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