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9點,全球首個鮮果期貨品種“蘋果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這意味著,今后期貨將對我國蘋果生產的規范化、標準化發揮積極助推作用,助力蘋果產業規避價格風險,脫貧攻堅。
(圖片來源:互聯網)
據系統顯示,蘋果期貨上市首日共成交771194張,持倉量28462張,主力合約1805,收盤價8117元/噸,漲317元/噸,漲幅4.06%,首日交易的活躍度超過預期,可謂上市首日“開門紅”!
為何要上市蘋果期貨?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介紹:“蘋果與當前我國所推進的脫貧攻堅聯系密切,在農業部認定的全國122個蘋果重點縣(市)中有33個是國家級貧困縣,涉及數千萬果農的利益。”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消費國。中國蘋果產業協會秘書長陳瑞劍介紹,目前全國每年蘋果的人均消費量約為26公斤,產量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遞增。未來,蘋果價格的波動風險將會進一步增大,整個行業期待期貨發揮風險預期指導作用,幫助規避風險,穩定果農收入。
果農要有穩定收入,消費者是否會多掏腰包呢?陳瑞劍表示,期貨市場要求交割的蘋果標準統一: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蘋果每噸7800元,一級標準以下的每噸4300元。“期貨傳導一分價錢一分貨,將有助于蘋果價格的透明化。另外,期貨交割的蘋果要求達到鮮果標準,今后消費者買到的蘋果不僅不會變貴,反而會更新鮮、更貨真價實。”
據了解,此次蘋果期貨上市,河南省的靈寶永輝、靈寶鶴立、二仙坡果業三家企業分別被指定為期貨的交割服務機構和交割倉庫。也就是說,未來期貨交割的蘋果將從這些企業出倉。不難看出公司收購果農的蘋果,不僅解決了果農的銷路問題,同時擴大了公司自身的“合約規模”,增強了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達到雙贏的局面。
河南省副省長王鐵表示,河南是蘋果產業大省,蘋果種植面積有260萬畝。蘋果期貨的掛牌,標志著鄭州商品交易所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邁上新臺階,對全省果業發展意義重大。“如果蘋果產業規避了交易風險、價格風險、市場風險,那么將來肯定是我們大家共同期盼的‘開心果’。”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