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自貿試驗區建設五周年。近期,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自貿試驗區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工作目標,為做好自貿試驗區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依據。
河南省對自貿試驗區的建設也非常重視,省委書記王國生、省政府省長陳潤兒分別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部署了重點建設工作。
一年多來,河南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國務院印發的總體方案,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環境,著力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擴大開放促進產業集聚,各項工作總體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截至2018年8月,河南自貿試區創新案例總數超190個,其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方面的案例占比48%;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案例數量占比15%;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案例占比11%,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案例占比10%,其他16%。
第三方評估機構從實施效果、易操作性、風險保障性、共通性、創新程度五個維度對河南自貿試驗區的案例開展了全面評價。根據評估結果,河南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先后向部際聯席辦上報了40項改革試點經驗和8個實踐案例。開封片區率先探索"二十二證合一",以減證帶動簡政,李克強總理予以肯定;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區域整體評勘的做法,被國務院自貿試驗區部際聯席辦和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辦推廣;鄭州片區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取得突破,中國銀行率先辦理多式聯運提單質押開立國際信用證和匯出匯款業務;跨境電商"多模式綜合監管""網購保稅+實體新零售"等監管創新得到海關總署認可,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獲全國"十佳"創新案例。
據了解,在集成創新的改革經驗案例中,政府職能轉變改革成果108項,如企業服務"一碼通",將企業營業執照、備案、行政許可及信用狀況、綜合監管服務等信息集成加載到二維碼上(根據營業執照上統一信用代碼生成),實現企業身份"一碼識別"、申辦信息"一碼共享"、經營資質"一碼查詢"、行政服務"一碼通行"、監管信息"一碼公示"。
貿易便利化改革成果32項,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面監管模式,將海關監管無縫嵌入企業經營環節,實現"以貨物為單元"的逐票監管到"以企業為單元"的守法監管,確立"由企及物"的管理脈絡,形成了全國首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正面監管工作指引》及十余個配套操作指引,保障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范、有序發展。
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成果31項,如"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在規定額度內,跨境企業的子公司與母公司可以通過該資金池賬戶完成快捷跨境轉賬,實現境內外公司資金的自由劃轉,當天可以完成,無需重重審核。目前已成功辦理跨境人民幣收款業務13.7億元,使跨境企業資金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匯率風險顯著降低。
交通物流領域改革成果19項,如"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一單制",在鄭州國際陸港"一帶一路"國際多式聯運全程物流服務模式基礎上,實施"國際物流+金融創新"合作,制定形成多式聯運提單,探索賦予國際多式聯運提單物權屬性,拓展其金融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門到門物流服務,形成了以中歐班列(鄭州)為主要載體國際多式聯運"一單制",實現"一次委托""一口保價""一單到底""一票結算"的目標。
據河南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片區根據產業基礎與發展定位不同,鄭州片區在貿易便利化、金融領域及多式聯運等方面持續發力,創新的原產地證書"信用簽證"監管服務新模式,在對出口企業信用管理基礎上,率先在自貿區實施原產地證"信用簽證"管理,大幅提高簽證速度和管理效率,僅宇通公司一家企業每年至少可以減少跑趟250次,至少節約時間1500小時。
開封片區在"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重點突破,創新的"六個一"政務服務新模式,37個部門入駐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優化完善服務流程,形成"一門集中、一口受理、一網通辦、一窗發證、一鏈監管、最多跑一次"的"六個一"政務服務新模式,并通過網上辦事大廳、手機微信和智能自助終端使企業享受多種形式服務,政府管理成本和企業群眾辦事成本實現"雙贏"。
洛陽片區在產業開放合作、鼓勵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縱深推進。借助洛陽市與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市結為友好城市的契機,探索創造了"一軸雙園區"模式(一軸即中亞班列,雙園區即海外園區洛陽-布哈拉農業綜合示范區和國內園區萬邦農產品國際進出口貿易中心),引導農業全產業鏈"走出去、引進來",形成了中亞農業合作雙向開放新模式,有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者:王亞楠)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