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南召馬市坪鄉:香菇產業催開致富之“花”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08





      “我靠種香菇的收入蓋了新房,去年,我也光榮的摘掉了戴在頭上的‘貧困戶’這個窮帽子,還帶動了村里的其他戶種植香菇,感覺自己現在揚眉吐氣了。”馬市坪鄉黃土嶺村西溝組貧困戶靳德軍高興地說。

    11.jpg

      前些年靳德軍家庭條件太差,有想法都實現不了,一直到30多歲才結婚,婚后生活更加艱難,家里的房子也沒有錢修繕已成危房。2016年,經過村組評議,靳德軍被評為了貧困戶,經過駐村工作隊和幫扶人多次做工作,細致幫扶下,結合靳德軍自身的想法,為其制訂了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的致富之道。


      靳德軍不甘貧困,抱著一股鉆研勁兒,在參加了鄉級組織的扶貧技能培訓和香菇種植行家的指導性,迅速掌握了香菇種植的技術要領。學會了技術的靳德軍卻又遇到了一個難題:沒有啟動資金,經過與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溝通,為其協調提供了金融扶貧有關資金及政策,技術有了、資金也有了,萬事俱備,開始了靳德軍的產業夢想。當年種下了8000袋香菇,年收入了5萬多元,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全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他本人也嘗到種植香菇的甜頭。


      去年來,靳德軍又擴大了自己的產業,種植香菇達到1萬余袋,看到收益這么好,鄉親們紛紛向其請教技術,周邊的30余戶香菇種植戶,在他的帶動下香菇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他也成了村里名副其實的“脫貧明星”。


      靳德軍的經歷僅僅是馬市坪鄉香菇產業發展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馬市坪鄉采用“林+N”模式,投資600余萬元,建成香菇種植扶貧示范基地3個,香菇分揀車間一座,50噸冷庫一座,制香菇棒車間一座,標準化香菇架棚126個,形成了香菇合作種植、來料加工、菌棒制作、回收分揀、冷庫收購為一體的香菇產業鏈,共種植香菇100余萬袋,使百余戶貧困戶收益。(倪申 廖濤 陳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