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穩糧食生產安全重任 讓“中國碗”多盛河南糧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24





      6月的中原大地,麥浪滾滾。河南修武縣王屯鄉東黃村的小麥超高產攻關示范點,新品種“中麥578”高產示范方實打驗收報告出爐,平均畝產841.5公斤,冬小麥單產再創新高。


      作為小麥生產第一大省,河南的小麥產量占全國1/4強,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南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糧食生產,嚴格落實保糧食安全,千方百計減輕疫情和災害影響,今年夏糧“十六連豐”,糧食總產站上1300億斤的新臺階,今年夏糧收獲正在實現從“豐收在望”到“豐收到手”。


      藏糧于技:種糧更講科技含量


      修武縣聚龍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聚財種了1800畝“中麥578”。“今年災害多,能保持去年的產量就很滿意了,沒想到畝產量足足高出200多斤,保守估計收入比去年增加40萬元以上。”王聚財心里踏實了。


      “七分種,三分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說,有好種子才會有好糧。“中麥578”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具有高產穩產、優質強筋、多抗廣適等特點。


      多年來,河南堅持走依靠科技提升單產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新品種、新技術不斷增強科技支撐能力。


      管理更精。2019年河南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比全國高近3個百分點;糧食單產水平由2013年的375.4公斤/畝,提高到2019的415.8公斤/畝,提高了10.76%。


      育種更優。河南啟動國家生物育種中心建設,培育的小麥品種占全國的1/3,小麥品種更新換代時間由8年縮短到5年。


      為了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河南構建了12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成1031個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主導技術到位率穩定在95%以上。組建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2019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左右。


      藏糧于地:真金白銀建良田


      在商水縣張莊鄉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里,17個360度旋轉攝像頭實時監測著麥田。“點開手機上的APP不僅能實時查看2100畝小麥的長勢,還能控制噴灌閥門,多閥同澆,地澆得更均勻。”種糧大戶邱守先自豪地說。


      2019年,投資1.5億元、建設占地5萬畝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被布局在張莊、巴村兩個鄉鎮8個行政村,示范區除了一流的基礎設施,還增添了不少“硬核”科技和設備:水肥一體化、土壤墑情監測、智能灌溉、無人機等。


      據悉,商水縣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糧食畝產量提高230斤,全年增產2.2億斤,帶動農民增收2.3億元,戶均增收850元。


      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哪些變化?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生產向機械化集中,管理向專業化集中,經營向市場化集中,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


      前不久,河南制定出臺《關于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實施意見》,啟動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到2025年建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


      截至目前,河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累計投入資金960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6320萬畝,畝均提升糧食產能150斤。2020年,河南又投入101億元,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660萬畝,并要求12個市30個縣(市、區)加大地方財政配套,在原有每畝投入1500元的基礎上,按照不低于3000元/畝的標準高質量打造示范區,真正把真金白銀投入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


      顆粒歸倉:千方百計保障機收會戰


      “三夏”機收會戰期間,如何做好農機手的后勤保障工作?


      針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河南提前制定農機跨區作業和應急搶收預案,加強機手培訓和農機具檢修,根據農機數量、收獲進度,及時發布作業信息,引導農機合理流動。7000多家農機合作社發揮主力軍作用,通過訂單作業、承包作業、一條龍作業等農機服務,確保適時收獲、顆粒歸倉。


      據了解,全省累計組織投入農機410萬臺(套)以上、聯合收割機18萬臺以上。設立“三夏”農機專供加油站,24小時供油,柴油每升讓利0.1元。


      河南省農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安、交通等部門通力合作,全省設立各類“三夏”接待服務站362個,省、市、縣三級農業農村部門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推動“三夏”麥收順利進行。


      如今,“三夏”機收會戰已落下帷幕,今年河南麥收歷時20天,機收率超過99%,基本實現小麥成熟一塊、收獲一塊。聯合收割機投入總量達到19.2萬臺,高峰期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0.4萬臺,日收獲小麥798萬畝,“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


      春爭日,夏爭時。伴隨著自南向北的隆隆機器聲,中原大地夏糧收獲塵埃落定,抗旱搶種全面鋪開。待金秋,又是一個豐年!(人民網記者 郭健 張毅力 石國慶 霍亞平)
    責任編輯:張琳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十三五”期河南投資87億打通內河水運出海通道

      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十三五”期間,河南將投資87億元,提升內河航運能力,打通經平頂山、南陽、漯河、周口、信陽的出海通道。
      2017-03-21
    • 今年河南省大氣治理力度再加大

      3月16日,在河南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第四次擴大會議上,《河南省2017年加快推進供熱供暖實施方案》等7個實施方案和《河南省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污染考核獎勵暫行辦法》正式下發,
      2017-03-21
    • 河南發展生態和觀光農業促民增收致富

      河南發展生態和觀光農業促民增收致富

      春日里,澠池縣果園鄉李家村的杏花開了。該村是仰韶杏主產地,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通過發展觀光農業、鮮果銷售,農民收入頗豐
      2017-03-21
    • 前兩月河南省工業運行持續向穩

      3月20日,記者從省工信委了解到,今年1至2月份,我省重點工業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五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力,整體形勢較好;傳統產業運行出現分化;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增長較快,為打好產業轉型發展攻堅戰奠定了較好基礎。
      2017-03-21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