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廣陽鎮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引導各村“兩委”班子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研究出路、找準門路,靈活運用政策措施,盤活資源資產資金,采用土地流轉、入股龍頭企業、興辦或支持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等方式,發展村級集體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
依托龍頭企業,入股分紅保收入。新集村是廣陽鎮的人口大村、經濟強村、美麗鄉村。在過去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基礎上,新集村“兩委”依托轄區內方城縣超硬材料園的區位優勢,將村集體項目與天昊達鋁業公司相結合,投資160.8萬元,收購企業生產線,保本基礎上每年返還10%,為集體經濟積累奠定了基礎;古城村——“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鋒的家鄉,投資縣宛北水泥有限公司,每年分紅14萬元。
杜莊村有機蔬菜基地
興辦扶貧產業,企業帶貧助增收。袁莊村——省級文明村,2018年換屆后,新一屆黨支部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回歸,本村外出發展的青年企業家袁炳生,懷揣回鄉創業的夢想,開辦榮富服飾,專門生產女士高檔內衣。置辦車間6000余平米,生產線8條,現有務工青年140余人,吸引了周邊7個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就業,直接帶貧16戶,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官坡嶺村——通過招引項目,興辦起訂單加工的勞動密集型箱包廠,目前已吸納員工80余人,直接帶貧12戶,月平均工資1800元以上。在提供就業崗位、帶貧增收的同時,給所在村每年帶來3萬元以上收入。
鼓勵規模經營,發展“合作社”經濟。鎮黨委、政府積極落實中央惠農政策,鼓勵大戶承包、土地流轉、興辦合作社,引導規模化經營,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杜莊村——廣陽鎮產業示范園,現流轉土地2800余畝,建成有機聯動大棚4個50余畝,冷庫2個,經營有機蜜瓜、廣陽大棗、有機雁鵝蛋、辣木面、葛根茶等60余個品種的有機品牌,帶動周邊9個村400余戶貧困戶分紅收益,吸納30人長期在農業基地就業,農忙時帶動120余人密集勞作。建起各類農業類合作社85個,其中由村“兩委”直接主導的合作社50余個,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帶貧400余戶,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應。
發展特色產業,富民強村夯基礎。該鎮結合自身實際,在南部平原地區調整農業結構,大力推廣煙葉產業。以瓦屋、古城、佟莊等11個村為代表,通過“兩委”帶頭、黨員示范、發展大戶,培養鐵桿煙農。目前,每村每年種植煙葉300畝以上,平均年收成每畝4000元以上,在群眾增收的同時,增加煙葉稅收,每年每村返還村集體經濟3-10萬元。通過發展煙葉連片,協調爭取各類煙草扶持項目、小農水項目和土地平整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徹底解決了過去“靠天吃飯”的歷史。
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道路上,廣陽鎮黨委始終堅持一個信念: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通過打造“不走的產業”,確保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有更多的精力和財力謀劃產業興辦事業,讓貧困人口、人民群眾能夠長期受益,早日奔向小康。(倪申 余海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