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河南省13個農業領域重大科技專項順利通過驗收,突破了花生、果樹、玉米、蛋雞、肉制品加工等一批產業化發展中的關鍵技術“瓶頸”。
據統計,這批項目共投入財政資金7700萬元,帶動社會研發投入資金8.2億元,申請專利192項(其中發明專利99項),國家新品種審定1項,植物新品種審定47個,實現年新增銷售額63.9億元。省科技廳農村處負責人表示,這13個項目涉及食品加工、種業、種植等領域,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了重要突破,為推動藏糧于技、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競爭力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其中,在食品加工領域,“調理肉制品與面向中亞的肉類加工關鍵技術研發”項目開發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肉品安全智能化監測技術和肉品差異嫩化技術,首次在國內建立以肉品安全區塊鏈為基礎的肉品安全智能化監測技術平臺,并獲批建設河南省第一個“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
在育種領域,“高油酸高產多抗花生新品種的培育與產業化示范”項目研發的高油酸花生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育成了9個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并在生產上應用,促進了河南省花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果樹(桃、棗、蘋果、葡萄等)優異種質資源創新和高效育種體系構建”項目創制出優異育種材料1068份,育成國審新品種1個,省審新品種9個,構建了以桃果樹為代表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體系。
在種植領域,“糧食作物新品種(鄭單1002、鄭麥379、鄭麥101)產業化開發”項目開發了玉米小麥優質高產配套栽培技術和產業化應用模式,集成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規程6套,建立高產示范方251個,推廣面積超過4000萬畝,獲經濟效益10億元以上。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南省將持續瞄準作物育種、畜牧養殖、食品加工和農機裝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以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為抓手,進一步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爭取更多突破性成果,為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強省提供科技支撐。(記者 尹江勇)
轉自:河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