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特色產業園揚起鄉村振興新風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19





      “瞧你那傻樣兒,見人就會笑,還不趕快請客人們進來吃葡萄呢。”“歡迎您光臨俺的園子品嘗美味葡萄,不瞞您說,俺21畝葡萄已經賣了30多萬元,昨晚上睡著睡著都笑醒了,今個客人們有訂貨的、有采摘的,俺能不高興嘛!”8月14日,來自南陽市的趙云會、田秋霞小夫妻帶著一雙兒女,來到方城縣博望鎮李良莊村的良種葡萄園實地采摘,聽了朱海倆口子的對話,一家四口邊吃邊摘,人人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今年42歲的朱海是李良莊村葡萄園區的領銜人,退伍返鄉的10多年間,他曾外出打過工,在家養過牛,都沒掙多少錢,借助博望鎮特色產業快速發展的大潮,他在鎮村干部引導支持下,帶領12戶鄉鄰種起了葡萄園。勤勞肯干又善鉆研的朱海,不但掌握了三模覆蓋控溫新技術,而且引進了無核夏黑、金錢玫瑰、金手指等十多個葡萄新品種。前幾天,他采取網絡銷售、訂單供貨、實地采摘等方式,已經把早熟品種銷售一空,收入31.7萬元。


      “現在采摘的是金手指葡萄,吃著又香又甜帶果味,來采摘的人可多了!”送走第一批采摘客人,朱海一邊收拾果縷子,一邊忙著為葡萄架下散養的一大群白鵝添食,黑呦呦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俺算了一筆賬,連種葡萄帶養鵝,今年能有45萬多元的收入,跟俺一樣種葡萄的張天端、趙星貴兩家種得多,還在園里養雞、養鵝,今年每戶收入不下70萬元啊。”說起種葡萄,朱海就滔滔不絕。


      “早在三年前,我們在扶貧干部的協調下,幫俺們流轉連片土地400多畝,由12戶承包,組建起金葡萄專業合作社,實行統分結合,轉型發展訂單生態葡萄產業,統一引進新品種,統一種植模式,統一訂單銷售,打造采摘環境,創立架下養殖模式,現在葡萄都進入了盛果期,收入步步高啊!”種了38畝葡萄的趙星貴說,從7月份上旬開園以來,幾個新品種先后成熟,國慶節前后結束,加上養殖雞、鵝等,每畝收入20000元左右,還能帶動貧困戶和群眾來園區務工,每天能有六七十元的收入。


      近年來,方城縣博望鎮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和產業項目優勢,全力打造訂單式特色產業集群,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截至目前,已發展各類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10多家,形成了以沙山村、李良莊村為中心的13000畝月季葡萄園區;以前荒村、劉莊村、王崗村、東風村為中心的22000畝黃金梨園區;以尚莊村、小羅莊村、孟河村為中心的30000畝立體蔬菜等特色產業園區,連片種植面積達到60000多畝,帶動20000多農民創收致富,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去年被評為南陽市農業產業化十強鎮。(倪申 張琴 李善喜 潘新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