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能源經濟實現“六個全國第一”的背后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30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27日對外消息指,通過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內蒙古能源經濟實現了煤炭產能、電力裝機、風電裝機、發電量、外送煤炭和外送電量“六個全國第一”。


      內蒙古何以實現“六個全國第一”?在日前召開的內蒙古全區工業能源交通領域重點工業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給出了答案。


      記者梳理發現,內蒙古抓好現代化能源經濟重大項目是實現“六個全國第一”的原因之一。


      艾麗華介紹說,今年內蒙古實施的92個億元以上能源項目,已完成投資548.2億元,為穩定內蒙古經濟基本盤發揮了重要作用。煤電方面,重點推進24個規模2838萬千瓦煤電項目建設,今年投產煤電4個、裝機401萬千瓦。新能源方面,重點推進風電、光伏的規模化、基地化建設,解決小散、效益低下的問題。今年投產新能源裝機455萬千瓦。


      在深化供給側改革方面,內蒙古今年退出和核減煤礦13處、產能2125萬噸。“十三五”以來累計化解過剩產能6315萬噸,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3.7倍。今年降低企業用電成本79.2億元,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記者獲悉,在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內蒙古大力推進了超低排放改造和節能改造。在智慧礦山上,啟動“中國移動5G+智慧礦山燎原計劃”,成立了“5G+無人礦卡聯合實驗室”,掛牌“5G+智慧礦山示范基地”,試點白云鄂博和麻地梁煤礦、黑岱溝煤礦無人駕駛新能源礦車應用示范項目,同時,建設智能開采工作面11個,建成智能變電站432座。


      值得提及的是,內蒙古在交易環節上,推動煤炭、煤化工等全國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煤易通科技公司煤炭智慧運銷平臺列入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在電力輸送上,已投運5條特高壓、11條500千伏超高壓外送電通道,外送電范圍擴至中國華北、東北、華東、寧夏、陜西及蒙古國,外送電能力達到7000萬千瓦,居全國首位。在運輸環節上,重點推動能源運輸環節的電動重卡替代。


      艾麗華表示,內蒙古能源保障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風、光等新能源發電裝機超過電力總裝機的1/3,形成全國最大新能源基地。“十三五”期間累計新能源發電量超過總發電量的16%。智慧礦山、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


      據介紹,從明年起,國家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項目,內蒙古已牽頭組建了呼包鄂烏(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海)和上海嘉定的城市群,鄂爾多斯市同時加入了上海城市群,烏海加入了河北城市群。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開發區發展規劃》,圍繞進一步加快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開發區的窗口、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等方面,明晰了“十三五”時期我區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2017-03-21
    • 前兩個月內蒙古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增長37.1%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89 9億元,增長37 1%。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中,蒙古國和俄羅斯為主要貿易國別
      2017-03-21
    • 前二月內蒙古進出口平穩運行

      1~2月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進出口商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進口方面,原油、煤炭、鐵礦砂、鉀肥、鋸材、木漿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
      2017-03-27
    • 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獲自治區5大類21項支持政策

      從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政策機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明確了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的若干政策舉措,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