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錫勒鄉經營著一家牧家樂,2020年12月,她開始晾曬奶食品,為今年的游客接待做足準備。“冬季制作的奶食品口感好、味道也好,我們從村民家里收購的原生態奶食品很受游客歡迎,大家走的時候都會買一些帶回家,游客們對擠牛奶、喂牛、做奶食品等體驗活動也很感興趣。”
近年來,內蒙古致力于民族特色奶業發展,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等牧區奶食品生產的標準化不斷提升,蒙古族奶酪、奶皮子、黃油等傳統民族奶食品受到游客喜愛。與此同時,內蒙古注重將奶業發展與旅游業相結合,豐富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帶動民族奶業振興。
內蒙古從東到西橫跨5個氣候區域,草原、森林、湖泊、濕地、山脈、沙漠等自然資源繪就了多姿多彩的壯美景象。獨特的自然風光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創造了內蒙古獨特的文化和旅游發展環境,也孕育了天然綠色的農畜產品、品質優良的特色產業。
2020年初,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等11個部門聯合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推動民族傳統奶業發展。為了讓旅游業更好地帶動奶業發展,內蒙古各盟市文化和旅游部門在文化和旅游推介活動現場設置奶食品展示、銷售、宣傳平臺。
各景區景點、星級酒店、農牧家樂等涉旅單位也成為游客購買奶食品的重要渠道。在內蒙古各大星級酒店的采購名單里,酸奶、鮮奶及本地特色奶食品是游客購買的熱門商品。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產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內蒙古擁有391家A級景區、801家星級接待戶、2200余家農牧家樂、200余家星級飯店、1120家旅行社及1.3萬余名導游……這些既是奶食品的銷售平臺,也是面向市場推介奶食品的“宣傳員”。
與此同時,內蒙古還大力發展工業旅游,讓游客走進奶食品工廠,豐富游客體驗。“我們已經推出了研學實踐、休閑觀光等旅游新業態,同時借助新技術,推出多語種語音導覽、VR體驗、360度在線參觀、‘搖一搖’生產互動等旅游新產品,豐富游客體驗。截至目前,累計接待游客人數突破1500萬人次。”伊利集團行政總監張霞說。(楊竣杰)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