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近日印發的“十四五”節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能耗“雙控”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有力,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重點行業能效力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初步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推廣,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邁出重大步伐。全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5%,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基本目標,力爭達到激勵目標;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合理區間。
《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持續推進產能淘汰和節能改造,化解煤炭過剩產能6864萬噸,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耗。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2015年的8.5%提高到2020年的11.2%,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較2015年有所下降。
同時,《規劃》強調,目前全區能耗“雙控”工作在發展方式、責任落實、政策體系、工作機制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耗能企業占比近50%,能源原材料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86.5%,六大高耗能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比重達87.7%,單位GDP能耗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
“十四五”時期,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能耗“雙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粗放的發展方式和重型化的產業結構對能耗“雙控”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規劃》提出,要深度調整產業結構。堅決遏制“兩高”項目低水平盲目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力度。加快退出鋼鐵、鐵合金、電石、焦炭、石墨電極等行業限制類及以下產能,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全面清理取締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要深度推進工業領域節能。到2025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等價值)比2020年降低20%以上,新創建綠色工廠50個、綠色設計產品20個。要強化能源領域節能,有序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節能改造工作。要大力優化能源結構,推動新能源高比例發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推動自治區由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鼓勵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鄂爾多斯等地在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推進“光伏+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到2025年,全區新能源裝機總規模達到1億千瓦以上,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50%;新增新能源發電量占全部新增發電量的60%以上。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科學推進“煤改電”,有序推進“煤改氣”,減少取暖用煤需求。到2025年,全區煤炭消費比重降至75%以下。(記者 劉曉慧)
轉自: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