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興安盟畜牧業生產實現“九連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04





      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興安盟牧業年度,全盟牲畜存欄達到1206萬頭只,同比增長8.39%,連續9年穩定在1000萬頭只以上,畜牧業生產實現“九連穩”。


      穩健的成績單,既顯現喜人的發展速度與質量,亦透出成果的格外珍貴和來之不易。


      農,天下之大業也。2022年,興安盟充分發揮“農牧互補,以農促牧”特色優勢,實施“雙百千億”工程,加速現代化畜牧業轉型升級。


      科右前旗巴日嘎斯臺鄉良種場村的興安牲畜交易市場里人聲鼎沸,滿載牛馬的車輛絡繹不絕。家住巴日嘎斯臺鄉興安村的付喜柱一大早就來到牲畜交易市場,仔細轉了幾圈后,他看好了一頭牛,按照市場規定的交易流程與賣方開好票據,高興地將牛牽回家。“牲畜交易市場建在家門口對我們本地養殖戶來說是件大好事,不僅便利還節省了運費。”付喜柱美滋滋地說。


      2022年以來,僅興安牲畜交易市場就交易牲畜18.7萬余頭,交易額15.9億元。截至目前,興安盟大型肉牛交易市場發展到3家,建成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469個,肉牛改良比例達到90%以上。


      “兩牛”是興安盟的優勢產業。為了帶動農牧民積極發展牛產業,2022年,該盟通過開展肉牛產業再造行動,以提供貸款貼息的方式,引導農戶廣泛參與肉牛產業。


      在扎賚特旗圖牧吉鎮“返鄉能人”包海浪家的現代化牛舍內,設置了采食區和休息區,牛舍對面是草料棚和清糞棚,從牛的喂養到牛糞便的清理,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家鄉對肉牛產業的扶持政策讓我堅定了回鄉創業,把先進養殖技術和理念帶回家鄉,帶領家鄉父老過上‘牛’日子的想法!”包海浪介紹,目前他的肉牛養殖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已發展到近百頭肉牛,還成立了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做到了科學精準舍飼養殖。


      2022年,興安盟新增肉牛17.36萬頭,養殖戶覆蓋度達到28%,存欄突破133.6萬頭。


      為了壯大優勢產業,該盟不斷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建設,做好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發展。


      在興安伊利乳業“5G+工業互聯網平臺”液態奶智能工廠,原奶經過無菌處理、無菌灌裝、后段包裝等環節,變成了一盒盒牛奶發往全國各地。


      據悉,該智能工廠示范項目是全盟重大項目續建項目之一,也是興安盟傾力打造奶業和乳品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一項興業利民工程,總投資17億元,分兩期建設,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日產1500噸液態奶,年產值15億元、稅金2000萬元,提供500個就業崗位。


      2022年,興安盟出臺扶持中小奶食品產業八條政策措施,5座規模奶牛養殖牧場開工新建,57家中小奶畜養殖場完成改造升級,奶牛存欄達到20.07萬頭、同比增長103.83%,牛奶產量60.67萬噸、同比增長130.69%。


      六畜興旺,牧歌高亢。2023年,興安盟圍繞肉牛、奶牛、肉羊等主導產業,不斷補強屠宰加工核心環節,引進培育“鏈主”企業,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推動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種養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與品牌市場建立穩定的供需關系,形成一頭帶著生產基地、一頭帶著品牌市場的全產業鏈條,不斷激發農牧業發展活力。(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李燁琳)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