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20





      日前,記者從呼和浩特市鄉村振興局獲悉,呼和浩特市整合用活各類資源,著力打造一批叫得響、有活力、可復制的鄉村振興示范典型樣板。2022年,全市集中力量創建1個縣、10個鄉鎮、63個村為鄉村振興示范樣板,2個鄉、23個村成功申報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鄉、村,2個縣(武川縣、和林格爾縣)、2個鄉、12個村成功申報創建全區鄉村振興示范鄉、村。


      該市先后印發《呼和浩特市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實施方案》《呼和浩特市2022年鄉村振興示范縣鄉村創建實施方案》,明確示范樣板創建原則、目標、內容和標準,制定5個方面24項工作舉措。


      “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創建可不是簡單的打掃衛生、美化環境,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必然是一個產業發展勁頭足、農民增收速度快、基礎設施配套全、鄉村治理效能好、人居環境建設美、鄉村風氣正的全面發展的綜合體。”呼和浩特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柴占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鄉村振興示范創建過程中,各旗縣區結合自身實際和地區發展規劃,整合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向示范縣、鄉、村傾斜。2022年樣板區共投入各級各類財政資金達1.08億元,實施產業、小型公益等項目54個。同時,完善鄉村人才培育機制,對示范樣板地區致富帶頭人、生產經營人才、農村勞動力和鄉村振興干部隊伍進行“全覆蓋”培訓,科技特派員重點向示范地區傾斜,為農戶、農企提供技術服務、專業指導,助力穩產增收。


      圍繞全市“六大產業集群”中“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建設,探索“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企業進鄉村、產業建基地、農戶穩就業”的發展路子,盤活土地資源,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推動生豬養殖場、奶牛牧場、特色雜糧、果蔬大棚等特色主導產業,農民通過入股分紅、就業務工、訂單種植、舊房換新房等形式,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農民離土不離鄉,離地不失利。


      同時,深入挖掘樣板地區特色文化旅游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利用特色資源、特色農業產品吸引游客,拉動農業產品銷售,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新局面,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此外,加大樣板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持續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醫療衛生條件,優化縣域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深入推進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和物流“七配套”建設,推進農村戶廁改造,持續改善樣板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樣板地區農村戶廁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垃圾治理率均超全市平均水平,3個村被評為國家級美麗鄉村,5個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該市還不斷強化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培育文明鄉風。2022年,全市打造移風易俗示范旗縣區3個,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移風易俗建設。(記者 鄭學良)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