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26日召開的2023年一季度內蒙古自治區金融運行情況及金融支持自治區經濟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內蒙古金融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主要數據指標穩中有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明顯增強、質效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今年一季度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金融指標保持快速增長,全區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654.3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866.9億元。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28315.3億元,同比增長9.7%,較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349.9億元,同比多增533.4億元,增速增量均為近六年來最高水平。3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4760.5億元,同比增長17.6%,較上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9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446.9億元,同比多增424.3億元,增速和增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與此同時,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增強。電熱水供應生產和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行業(不含房地產業)貸款新增304.3億元,同比多增208.2億元。涉農、小微、普惠、民營等重點領域貸款增速全面提升。全區涉農、小微企業和普惠領域貸款余額分別為10414.1億元、6076.1億元、252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9%、12.1%和12.8%,全部高于各項貸款增速;一季度分別新增874.2億元、313.1億元和186.2億元,分別同比多增603.7億元、219.5億元和96.9億元。全區民營企業貸款新增576.8億元,同比多增363.9億元,新增額創歷史同期新高。制造業和高新企業貸款得到有效保障,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貸款新增342.7億元和165.6億元,同比多增238.1億元和78.3億元,增量均創歷史新高。
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李慶旗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區金融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金融機構靠前發力,信貸投放節奏明顯加快。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349.9億元,同比多增533.4億元,增量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全區實體經濟持續回暖,市場主體信貸需求明顯增加。
“據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企業景氣調查顯示,今年1季度內蒙古企業經營狀況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比去年4季度均有較大提升。從企業端看,3月末,全區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9550億元,同比增長10.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0.7個百分點。從居民端看,3月末,全區住戶貸款余額8753.8億元,同比增長8.1%,高于去年末1.3個百分點。”李慶旗說。(經濟日報記者 余健)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