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憑借“一步一景的國潮街區”“一步一娛的沉浸互動”,內蒙古“烏蘭察布之夜”以古風與現代交融的文旅體驗吸引全區乃至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打卡,成為點亮內蒙古烏蘭察布夜經濟的旅游打卡“新坐標”。據統計數據顯示,內蒙古“烏蘭察布之夜”自6月16日開街至8月15日營業60天,累計客流量突破363萬余人次,街區營業額達1173萬元。
“烏蘭察布之夜”火熱“出圈”的背后,是察右前旗秉持優質資源稟賦,深耕農文旅融合發展交出的最好答卷,也是其“前”引力與城鄉融合發展不斷向好的直接體現。近年來,察右前旗緊隨全市文旅產業發展步伐,不斷更新頂層設計,推進文旅項目招引,先后引進建成“烏蘭察布之夜”、南村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牛村客棧等旅游項目,創新農文旅活動內容和形式,助力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跑出加速度,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厚植“沃壤”,堅持發展為民,培育經濟增長點。“烏蘭察布之夜”熱度的持續上升,離不開內蒙古察右前旗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網絡、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城市功能。交通網絡結構逐步完善。過去十年,察右前旗緊緊抓住“面向首都背靠首府、U型環繞內蒙古烏蘭察布中心城區”的得天獨厚地理優勢,積極協助推進烏蘭察布高鐵站投入運營,京呼高鐵的順利開通,境內“8公5鐵”路網縱橫交錯、綿延展開,逐漸構成察右前旗立體互聯大交通格局優勢,正式完成融入北京“人流一小時交通圈”“物流三小時經濟圈”。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航空交通路網,為外地游客來烏蘭察布市避暑、旅游、康養提供了舒適便捷的交通方式,也為察右前旗文旅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區城市功能持續優化。內蒙古察右前旗新區緊鄰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內蒙古烏蘭察布高鐵站坐落于此,擁有全旗高端酒店、高品質小區、重點學校以及特色餐飲,是全旗經濟繁榮的核心功能區。近幾年,內蒙古察右前旗以融入呼包鄂烏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為契機,緊緊圍繞打造烏蘭察布核心區,科學謀劃功能定位,全面提高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立足打造烏蘭察布市游客集散中心,高標準建成高鐵城市展廳,引進商務、商貿中心及配套服務項目入駐,完善提升市政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高標準打造核心商業圈、主題商務街區及特色農畜產品展示中心,大力引進旅居康養、城市民宿等項目,全面提升游客接待能力,讓旅游消費成為察右前旗經濟發展的重要業態。
文旅發展逐步壯大。內蒙古察右前旗主動適應新型消費需求,立足“北京向西一步就是內蒙古烏蘭察布”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緊緊圍繞健康烏蘭察布建設,轉方式、調結構,擴內需、促消費,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進一步發展壯大“大文旅”產業。依托自然風光、文化底蘊、民俗風情等優勢,大力推進“農旅+”“文旅+”產業向縱深發展,發展“特色民宿+民俗體驗”觀光、休閑農業等鄉村旅游新業態,打造出一批特色旅游網紅村、網紅打卡點,平地泉鎮南村、“烏蘭察布之夜”、京西草原等鄉村旅游不斷憑顏值、靠實力快步“出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特別是“烏蘭察布之夜”的火熱“出圈”,從結構上填補了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夜經濟發展的空白,成為全自治區首個“不夜城”,無疑為察右前旗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樹立了新IP。
多元文化融合,精心打造文化景區。“烏蘭察布之夜”以精致國潮文化為主線,在傳承中華傳統文脈中兼容了地域文化和蒙元文化特色,著力打造多元文化功能街區。街區設置沉浸式文化體驗,為“烏蘭察布之夜”文化旅游帶來新體驗。街區內提供漢服和民族服飾租賃、妝造拍攝等服務,游客可沉浸式體驗漢唐鼓舞等漢唐風情,還能體驗篝火盛會、塞上弦樂等蒙古族風情,感受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烏蘭察布之夜”的演藝節目、美食小吃、文化體驗等項目緊跟游客需求,持續更新,不斷迭代升級,實現了項目的演變與進化,配合裝配式建筑風格和新穎的新媒體宣傳方式,完美契合了文旅產業發展需求。
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完美結合。“烏蘭察布之夜”不僅點亮了城鄉夜晚,也帶火了消費市場,街區內銷售的田牧冰激凌、宏福番茄等當地特色農畜產品,通過“烏蘭察布之夜”被更多人了解熟悉,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能。隨著“烏蘭察布之夜”的迅速“出圈”,各地的美食博主和自媒體發現“烏蘭察布之夜”的流量密碼,紛紛前往打卡拍攝,如今已成為宣傳“烏蘭察布之夜”的“生力軍”,為烏蘭察布打造了“新名片”。從入駐“烏蘭察布之夜”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到直接就業的安保、保潔,再到間接就業的網紅主播、網絡主播,其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為廣大群眾創業就業創造了更多機會。
提升地區形象與周邊整體帶動完美結合。“烏蘭察布之夜”的爆火“出圈”,進一步提升了察右前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察右前旗先后承接了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大聯歡、全國職業教育與城市經濟對話、京西草原音樂節等各類活動,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烏蘭察布之夜”開街營業以來,高鐵站日均新增客流量5500人,全旗日均新增游客超10萬人,周邊酒店住宿全部客滿,8月線上住宿營業額增長40%,成為了察右前旗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傾力保障,維護景區秩序。為保障“烏蘭察布之夜”的順利開街和游客安全,旗公安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消防大隊、交警、電信運營商等多個部門緊密合作,共同展開聯合保障行動。旗公安局制定安全保衛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指揮部,每日出動警力370余人,切實保障游客的人身財產安全;城管部門每日派出140余名工作人員,保障旅游景區環境衛生和城市執法水平;旗交警大隊出動全部警力,切實維護旅游區周邊重要路口交通秩序;消防部門每日派出兩輛消防車和15位消防隊員,切實做好火災風險防范工作;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運營商在街區周邊新建基站30個,出動應急通信保障車輛4臺,在景區增設全覆蓋公共WIFI設備,新建企業寬帶,有效解決80家商戶支付用網難題。各部門的辛勤付出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保障了旅游景區的有序運行,為每日10萬余名游客營造了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環境。
廣泛宣傳,提升城市名氣。宣傳部門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持續提升“烏蘭察布之夜”知名度。6月16日,“烏蘭察布之夜”正式開街,中央、自治區、市級16家媒體受邀參加,自治區、市、旗級主流媒體對開街儀式進行現場直播,累計觀看量超10萬,各級媒體和百余家自媒體通過多渠道廣泛報道“烏蘭察布之夜”旅游項目開街消息,吸引各地游客關注并分享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旅游資源。期間,共發布新聞宣傳稿件20余篇,宣傳視頻40余個。通過多平臺新聞宣傳報道,有效擴大“烏蘭察布之夜”宣傳范圍,擴大了項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夜間經濟的“沉浸+”“文化+”“旅游+”合力效應,為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也促進了“烏蘭察布之夜”消費經濟的崛起。(邸軻 記者閆廷)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