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夕,包頭市復興大街主橋、賽汗路延伸工程同時建成通車,實現了包頭城市快速路建設“零”的突破,并為包頭新增一條連接G6高速公路的南北向重要通道。
這兩條道路是2023年包頭市的重要民生工程和好事實事項目,對于推動包頭市快速路網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市組團間相互聯系、增強城市對外輻射能力、改善居民出行條件、支撐城市未來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復興大街改造工程總長13.7公里,西起G110國道與民族東路交叉口以東,東至G110國道與G210國道交叉口以西,全線新建6座跨線橋、2座平橋,橋梁總長約4.54公里。工程改造完成后,主路全線無紅綠燈,復興大街(固陽大道—北大街)高峰時段車輛行駛時間僅為20分鐘,較改造前相比預計節約18分鐘。
包頭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冠介紹,項目自今年4月12日開工以來,包頭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克服工期緊、施工難度大等困難,科學組織、并聯作業、立體推進、交叉施工,8座橋梁同步建設,用時5個多月完成了原計劃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程建設項目,創造了道路建設的“包頭速度”。
賽汗路延伸工程位于包頭市主城區北部,項目北起青大公路,南至復興大街,路線全長3482米,其中橋梁總長1057.2米,自北向南依次跨越北郊截洪溝、包環鐵路兩個關鍵節點。項目工程體量大、涉及面廣,涉及高壓供電線路遷改、民墳遷移、苗木移植、土地征拆、協調鐵路等多項工作,幾乎集齊了市政項目建設所能遇到的全部難題。
包頭市住建局副局長楊光介紹,在5個多月的時間里,項目各參建單位完成了149323立方米土方作業、8963米管線鋪設、242根樁基和154根橋墩澆筑、332片箱梁制作與安裝、2796米道路建設,創造了包頭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多項紀錄,用最短時間把工程建設效果圖變成了實景圖。
看著眼前嶄新的大街,家住松石國際社區的李女士高興地說:“心里都覺得亮堂了,在這住了七八年,門前的道路越修越好,現在更是四通八達,去哪兒都方便。”
“一想到每天上下班經過的大街是自己親自參與建設的,就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復興大街一標段的技術人員郭強笑容燦爛,揮舞著國旗拍照留念。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