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內蒙古“越來越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05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近日舉行“回眸2023”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系統全力推進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具體表現在五個“越來越強”上。


      農牧業生產能力越來越強 2023年,內蒙古糧食播種面積1.04億畝,較上年增加49萬畝,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達791.6億斤,主要糧食作物平均單產達到755.5斤/畝,較上年增加7.4斤,較全國平均增量(5.8斤/畝)高1.6斤,實現了糧食生產“二十連豐”,并呈現了面積、總產、單產“三增”的良好態勢。2023年,內蒙古的“菜籃子”供得足,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3萬畝,總面積達到234萬畝,為全區提供了550多萬噸蔬菜;“肉盤子”端得穩,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和舍飼圈養,持續推進肉牛擴群提質、肉羊穩產增效,肉類產量有望突破300萬噸,牛羊肉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奶罐子”質量高,伊利、蒙牛雙雙闖進全球乳業十強,分別位列第五位和第八位,全區奶牛存欄、奶產量穩居全國首位,奶產業產值有望突破2200億元。


      農牧業基礎保障越來越強 2023年,內蒙古的河套灌區和扎賚特旗雙雙入選國家首批整區域推進試點,395萬畝高標準農田年度任務按期完成,全區高標準農田面積已達到5237萬畝,支撐起2/3的糧食產能。2023年,內蒙古還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50萬畝,保護性耕作1936萬畝,開展鹽堿地改造10萬畝,爭取國家鹽堿地等后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


      農牧業發展韌性越來越強 2023年,內蒙古聚焦7大農牧業重點產業,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新認定自治區龍頭企業149家,自治區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770家。新創建奶業、馬鈴薯2個國家級產業集群,3個國家級現代產業園和8個產業強鎮,創建數量全國第一。同時,內蒙古在5個旗縣、20個鄉鎮、100個村開展集中連片示范行動,帶動全區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2400萬畝。在37個牛羊養殖大縣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覆蓋全區60%牛羊養殖。


      農牧業政策支撐越來越強 2023年,內蒙古向國家爭取支持清單中的9個事項全部納入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農牧領域爭取國家資金數和項目數再創新高。同時,內蒙古出臺的《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促進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農用薄膜污染防治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肉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內蒙古自治區奶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4部條例,《促進耕地高效利用實施方案》《推進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種業振興政策措施》等7項高含金量政策,為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農牧業生態發展越來越強 內蒙古持續推進農業“四控”行動,實施農業統防統治,化肥農藥使用量保持負增長,地膜、秸稈回收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全面推進落實工程、農藝、品種、結構、機制“五節”措施,實現了農業節水3.73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74,首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些都使內蒙古農牧業綠色發展成色更足、農業節水效率更高。此外,2023年,內蒙古668個優質特色農畜產品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目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7%以上。


      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內蒙古將錨定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闖新路,進中游”目標,堅持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毫不放松抓好糧食和重要畜產品生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實際行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農牧業新篇章。(記者 薛海軍 通訊員 武曉瑞)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