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主體作為經濟運行的一張“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地一域的營商環境、經濟活力。據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統計,截至3月底,全區經營主體達到278.27萬戶,同比增長7.78%。一季度,全區新設經營主體10.64萬戶,同比增長16.02%。其中新設企業2.36萬戶,個體工商戶8.21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49戶。
經營主體的“增”,源于經濟發展的“活”,更來自營商環境的“變”和辦事審批的“簡”。近年來,內蒙古各級各部門多管齊下、多點突破、多措并舉為萬千經營主體優服務、解難題、促發展,全區經營主體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據悉,一季度經營主體發展呈現出多個特點,主要表現為,由于新《公司法》關于注冊資本的規定,提高了企業準入門檻,倒逼個體工商戶增長速度更快。其次,經營主體“新陳代謝”速度加快。一季度全區累計注銷、吊銷經營主體5.83萬戶,注銷、吊銷經營主體的平均壽命約為4.64年,優于疫情前同期水平。與此同時,行業發展趨勢總體平穩。除“金融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外,其他行業實有經營主體量同比持續正增長,五成以上行業同比增速超10%。從新設情況看,“批發和零售業”增勢明顯,疫情以來新設同比增速首次突破25%。(記者 李國萍)
轉自:正北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