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均種草改良2800萬畝以上 內蒙古自治區“三管齊下”加強草原保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7-22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聚焦草原保護和維護生態安全,“三管齊下”推進草原保護修復,堅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嚴格保護草原,以國土“三調”為底圖,全面開展基本草原劃定調整工作,內蒙古自治區91個旗縣(市、區)共劃定基本草原7.31億畝,實現基本草原“一張圖”管理,堅守草原生態保護底線。科學劃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區,嚴格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開展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試點工作。開展春季休牧巡查、禁牧區巡查和草原利用強度監測預警工作,巡查結果定期向盟市通報,并作為年終對盟市林長制考核和農牧民草原獎補資金發放的依據。


      加大治理力度,認真組織實施國家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年均種草改良2800萬畝以上,均居全國第一。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連續三年穩定在45%,較2000年提高15個百分點。今年1至5月,內蒙古自治區已完成種草473.74萬畝。全區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明顯恢復。


      大力發展草產業,聚焦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推進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政策落地工程,持續完善草產業支持政策。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草種繁育基地面積達26.5萬畝,年制種能力突破500萬公斤,人工飼草種植2172萬畝,各類飼草產量達7543萬噸,草產業鏈產值達802.1億元,產量、產值均穩居全國首位。


      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持續抓好“生態惠牧”,修復退化沙化天然羊草草地149萬畝、通過檸條改良草場和營造灌木林種植檸條100萬畝,爭取全年天然草原可食飼草產量穩中有增,持續穩定在2900萬噸以上。同時,強化“為養而種”和“種養結合”,加大秸稈飼料轉化力度,發展優質飼草種植1753萬畝,糧改飼飼草收儲補貼580萬噸以上,檸條平茬保持在70萬畝以上。截至6月底,內蒙古自治區已完成人工飼草種植1586萬畝,退化沙化羊草草地修復治理40.58萬畝,檸條改良草場和營造灌木林種植檸條92.19萬畝,有效解決全區1.4億頭(只)牲畜的“吃飯問題”。


      轉自:呼和浩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