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筑牢北方生態屏障 交出沙漠“綠色答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09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提出,要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內蒙古將生態治理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6日推出《內蒙古:筑牢北方生態屏障 交出沙漠“綠色答卷”》。


      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巴音溫都爾嘎查,烏蘭布和沙漠蒙能85萬千瓦“光伏+生態治理”項目,沙海被一片片蔚藍色的光伏板覆蓋,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梭梭、肉蓯蓉等經濟作物,可實現生態治理面積約2.5萬畝。


      磴口縣防沙治沙局業務股主任姜龍文:灌溉采用引黃滴灌補水,可以在苗木栽植需水量比較高的時候提供有效的水源保障,提升苗木成活率,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


      防沙治沙,還要興業富民。從2015年起,磴口縣抓住新能源發展新機遇,開啟“借光治沙”之路。截至2024年6月,已建和批復在建新能源裝機達540.5萬千瓦,光、林、草、藥融合發展的“光伏+生態治理”面積15.6萬畝,全縣沙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億元。


      磴口縣防沙治沙局副局長何文強:我們按照以光鎖沙、以草固沙、以樹擋沙、以沙生金的思路,規劃到2030年完成生態治理168.5萬畝,實現沙漠全部治理完成,林草覆蓋度達到50%以上。


      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殲滅戰乃林嘎查沙地綜合治理區機械轟鳴,大型挖掘機、鏟車來回穿梭平整沙地,工人們正在鋪設沙障、栽植苗木。


      技術員刁顯鶴:我們利用機械對場地進行平整,之后利用沙障機做草方格沙障和條帶式沙障進行固沙,之后進行播種,退化林地治理區我們利用灌草混播栽植一部分灌木進行修復。


      今年,通遼市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林草生態修復任務400萬畝,截至7月已完成301.1萬畝,預計10月底前完成全部治理任務。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陳永泉:從“國之大者”的高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打主力的擔當、打先鋒的氣勢,全面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記者其勒格爾 滿朝旭)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