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著力提升國通語教育教學質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29





      上課鈴聲響起,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民族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于穎從容走進教室,打開暢言智慧課堂,帶領學生開啟了一節生動的語文課。今天的課上學習讀寫生字“日火田禾”,于老師在電子白板上將靜態的生字轉換為生字卡片,然后動態展示字的讀音、筆順、部首、結構等,同時輔以智慧課堂里的音視頻、動畫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到了每個字的含義、結構等,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一節課很快就結束了。


      這樣的智慧課堂,得益于2022年以來內蒙古精心打造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項目。該項目已覆蓋全區12個盟市349所原民族語言授課中小學、2519所普惠性幼兒園,配置了學前智能助教系統,打造中小學語文專題課堂,搭建了教師智能學習平臺并開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屬教育資源等,積極創設“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環境,推動師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全面提升。


      各項目校擁有了強大的硬件支撐:中學的語文專題課堂在各校原有的機房設備基礎上,安裝了教師用的備課系統和學生用的測評系統,學生測評系統包含課文同步、口語交際、基礎學習、資源拓展等版塊;小學的專題課堂還配備了平板電腦,用于練習生字書寫。


      于穎使用智慧課堂系統備課授課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她最喜歡的功能就是便捷的數字化備課方式。“通過這個系統,我們老師可以隨時隨地備課,登錄賬號后,每次備課的內容都會同步,這樣就不再拘泥于單一的備課環境和設備了。這要在以前,做完課件我們得拷貝到U盤里,再拷貝到教學電腦里,非常不方便,還容易損壞和丟失。”于穎說,“另外,系統里有很多教學設計、語言學習、閱讀學習、拓展素材等備課云資源,也極大方便了我們備課。以前備課網上找資源要么付費,要么就是難以下載,備課時間被拉長很多。使用這個系統后,備課時間至少能縮短一半。”


      系統的應用不僅為語文學科的教授和學習帶來諸多便利,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


      呼和浩特市民族實驗學校道德與法治專職教師王雨墨現在擔任二年級7個班級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工作,已經有5年多的教學經驗。由于她目前所任教年級學生年齡小,對于道德與法治這個學科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抽象化的概念,很難有具象化的理解,所以系統提供的大量配套圖片、音視頻教學資源等就像“及時雨”,能幫助學生把有深度、有難度的知識簡單化、趣味化,讓他們去理解、去學習。王雨墨還很喜歡運用系統的一些小功能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互動環節運用“隨機選人”功能,這種不確定性對于小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同時,能促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隨時準備回答問題,回答過后,老師還可以通過系統對回答作出評價,并配合一些音效給學生點贊等。“學生特別喜歡這種回答問題的形式,這樣的正向評價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王雨墨說。


      烏云娜是包頭市第十四中學的高三年級歷史老師,她現在使用這套系統也很得心應手了。在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知識點時,她從備課系統里找到了相關的思維導圖、背景小視頻等豐富的資源,按需選擇并直接插到她的電子課本里,大大提升了備課和上課效率。更讓她感到欣喜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了。“現在我一打開電子課本,同學們如果看到有視頻、音頻這些標簽,就催著我趕緊點開,學習積極性很高。”烏云娜說,“另外,我也基于課堂盡可能探索一些新功能的使用方法,比如目前正在熟悉錄課功能,想把一些重難點、易錯題等內容錄制好,分享給學生反復學習,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自治區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和完善,目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提升項目已全面運行,累計有6.1萬余名教師、近41萬名學生使用項目平臺。同時,根據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實需求,項目也在不斷豐富資源、完善功能,讓師生用起來、用得好,不斷促進項目校師生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助力教育教學減負增效。(記者  劉志賢)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