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三北”工程攻堅戰取得重大成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3





      記者從自治區林草局獲悉,“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以來,內蒙古上下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兩年來,通過多元投入、多方參與、光伏治沙、科技治沙等一系列新機制新舉措,“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取得重大成果。


      在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區,內蒙古把防風固沙和減少入黃輸沙作為攻堅重點,推動黃河“幾字彎”沿岸防沙治沙林草帶全線貫通。兩年來累計完成防沙治沙1489萬畝,入黃泥沙量降到400萬噸,有效保護了黃河流域生態安全。在科爾沁和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區,以阻斷沙塵入京和防治風沙危害為主攻方向,科學布局首都沙源殲滅戰、沙源分割包圍戰、增綠提質護衛戰3個戰役,完成防沙治沙1065萬畝。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區,阻擊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匯合連片,阻止沙漠入侵河西走廊和賀蘭山生態廊道,推動蒙甘、蒙寧邊界沙漠鎖邊林草帶全線貫通,完成防沙治沙280萬畝,騰格里沙漠邊緣后退25公里。


      內蒙古橫跨“三北”,是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是我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御沙塵暴的主防線。“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兩個半”在內蒙古,沙化土地綜合治理60%的任務量也在內蒙古。兩年來,內蒙古以當主攻、打頭陣的實際行動自覺扛起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重大政治責任,推動防沙治沙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3年和2024年完成防沙治沙任務量持續領跑全國。


      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是內蒙古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的一大亮點。立足風光資源和“沙戈荒”土地資源優勢,內蒙古把“三北”工程建設與新能源開發有機融合、一體推進,以“光伏發電+生態治理+板下經濟”的立體模式,實現增綠、增能、增收多贏。2024年,一體化工程完成治沙238萬畝、配建新能源裝機2727萬千瓦。


      科技治沙、機械治沙是內蒙古精準高效治沙的“法寶”。內蒙古積極推廣滴灌、微灌、容器苗等高效節水治沙技術,實施15個防沙治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項目揭榜掛帥攻關,破解防沙治沙技術瓶頸;全面推廣應用灌木平茬機、智能沙障鋪設機械、無人機飛播等先進適用新技術、新裝備,推動防沙治沙由“人海戰術”加快向機械化作業、智慧化治理轉變。


      聚焦解決“錢從哪來”問題,內蒙古建立了“以國家投入為主、地方配套為輔、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成立防沙治沙基金會,已累計接收社會捐資達9150萬元。為動員廣大農牧民投身到防沙治沙中來,內蒙古在“三北”工程建設中率先推廣“以工代賑”,組織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務工,由治沙“看客”變為治沙“主角”。2024年全區累計發動6.3萬名農牧民投工投勞,發放勞務報酬8.5億元,人均增收1.3萬元以上。


      綠富同興是內蒙古防沙治沙可持續發展的智慧探索。在防沙治沙的實踐中,內蒙古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沙生中藥材、灌木飼料、沙漠旅游等特色產業,2024年全區林草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治沙與致富雙贏。(記者 霍曉慶)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