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全面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格局


    來源: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時間:2017-05-18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充分利用電價優勢,致力于能源密集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進和發展,逐步培育了新能源汽車、藍寶石、碳材料、云計算大數據等發展速度快、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截至2016年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0.4%,居全區第一位,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共有161戶企業,包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9戶、高技術服務業企業102戶,分別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服務業企業的21.3%、31.7%。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將緊盯“七業同興、高端高質、高新高效”的發展目標,集中全力通過創新實踐“科技+院士工作站+金融+大數據+文旅會展”等發展新模式,扶持壯大網貨生成、互聯網結算等發展新業態,研發應用智能綠色制造、新一代數據信息、先進高效生物等發展新技術,多產融合、多業互動、多維助力,全面構建以“七網”為基礎、“兩大、兩新、兩生、一高”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撐的新經濟發展格局。“十三五”期間,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幅保持在15%以上,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成為支撐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新引擎。
     
      以建設國家級數據中心和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為目標,持續做大三大運營商大型數據服務平臺,加快打造滴滴車、中國商檢等一批數據應用平臺,著力培育智慧乳業等一批智能服務平臺,做大做強航天云網等一批線上應用平臺,加快實施一批物流配送平臺,推進建設一批數據交易平臺,打造立足內蒙古、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的大數據云計算數據中心,全力建設“中國云谷”。
     
      發展大健康產業,加快民政健康園、國際醫養結合社區及健康產業基金規劃構建,規劃建設康復產業示范園,同步推進蒙牛、蒙羊等健康產業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建設,構建世界乳業、草業、肉業論壇和交易平臺。
     
      發揮電力成本優勢、產業規模優勢和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推動“碳、硅、鋁、鋰、鈷”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建成“中國光伏之都”。重點建成我國新的氧化鋁戰略供給基地和煤電鋁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組建中國清潔能源技術創新研究院,設立院士工作站、國家級試驗室、全球清潔能源高峰論壇和清潔能源發展基金會,重點推進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等新能源項目實施,重點打造武川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構建地上、地下、空中多維一體的新能源供應保障體系。
     
      積極發展生態環保產業,突出抓好環保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京城固廢、錦江西郊垃圾處理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益世源環保科技資源綜合利用、華順石油廢礦物油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深入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進程,突出抓好北控水務、蒙樹等功能生態和生態產業化項目,抓好清水河百萬畝經濟林種植行動,推動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互動互促、協同發展。
     
      發展生物化工產業。推進金宇保靈實驗室、大數據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可追溯體系建設。打造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產基地和生物多糖生產基地。按照一體化、循環化、集約化發展思路,重點推進久泰160萬噸烯烴項目加快實施,集中打造托清工業園區現代煤化工生產基地。
     
      推動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壯大,重點推進沃特瑪創新產業聯盟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形成從新能源電池、整車、通用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生產到充電設施、運營服務的全產業、聯盟運營新格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呼和浩特市農牧業三項重點工作成效顯著

      2016年,全市運行奶牛規模化牧場242個,肉羊出欄100只以上的養殖場5600余家,馬鈴薯一級種薯覆蓋率達到100%,500畝以上的設施蔬菜基地100個,連片種植苜蓿草保留面積20萬畝,在建的國家級農業示范園區1個、市級農業示范園區6個。
      2017-03-21
    • 發展農村經濟 內蒙古呼和浩特升級改造農家樂

      發展農村經濟 內蒙古呼和浩特升級改造農家樂

      利用周末假期,約上三兩好友,來一次短途鄉村自駕游,體驗一把鄉村住宿、在農家樂里吃農家飯、采摘新鮮的蔬菜的樂趣,成為時下許多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民的休閑選擇。
      2017-08-15
    • 烏蘭察布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近年來,烏蘭察布市依托現有資源和能源優勢,鞏固和壯大傳統特色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藥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2017-04-11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