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創新引領稀土產業發展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時間:2017-09-07





      內蒙古包頭市,一座聞名中外的“稀土之都”,其已探明稀土工業儲量4350萬噸,約占全國稀土工業儲量的83.7%,占世界儲量的38%。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一路走來,包頭稀土產業備受關注。新中國成立后,方毅副總理曾七下包頭指導稀土產業發展;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內蒙古時指出,要轉變“挖土賣土”依靠資源發展的傳統模式。
     
      使命擔肩上,奮進正當時。作為全國惟一以“稀土”命名的國家級高新區,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以重點發展稀土產業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為己任,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優化發展環境,合力推動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現已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呈現出龍頭企業帶動、骨干企業集聚、新生企業蓬勃的可持續發展態勢,先后被列為全國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有色金屬(稀土新材料)基地”“包頭國家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國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試點城市”和“全國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
     
      加快就地轉化 新材料提速發展
     
      包頭稀土以輕稀土為主,鑭、鈰、鐠、釹4種元素占95%以上。目前,稀土生產國家實施指令性計劃,工信部近幾年每年全國稀土指令性計劃總量為10萬噸,包頭為5萬噸左右,占全國指令性計劃的50%。
     
      近年來,國家、包頭市、包頭稀土高新區曾先后出臺多項扶持政策,稀土新材料得到迅速發展,提高了稀土原料的就地轉化,“挖土賣土”的局面正在改變。
     
      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90家稀土工業企業中,稀土新材料企業達46家,稀土終端應用企業37家,一批行業龍頭和知名企業優勢盡顯。北方稀土的冶煉分離80000噸/年、天驕清美的拋光粉5000噸/年、瑞鑫稀土的金屬8000噸/年,產能均在全國排名第一;天和磁材年產量突破4500噸,躍居行業前五。
     
      稀土永磁及后加工企業的數量從2013年的10家增長到2016年的27家,永磁材料產量由2013年的3736噸增長到2016年的16601噸,增長344%。同時,拋光材料企業10家,拋光材料產量達7000噸;儲氫材料及鎳氫電池企業7家、催化材料及硫化鈰企業3家,儲氫材料產量達3000噸。
     
      2016年,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磁性材料產業已簽約入區項目11家,產業涉及稀土永磁材料及后加工、磁體自動化檢測和多線切割配套設備等項目。2020年前,稀土磁性材料產能將超過5萬噸,產量將超過3萬噸,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稀土釹鐵硼新材料及深加工產品生產、銷售基地之一。
     
      同時,拋光材料產量將突破1.5萬噸,稀土儲氫材料年產量將突破2萬噸。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達到100%,鎳氫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稀土結構合金、催化材料、PVC助劑等功能材料及核磁共振醫療設備等一大批下游應用項目達產。
     
      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新材料的多元化發展,為包頭建設國家稀土新材料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延長產業鏈條 發展質量提升
     
      科銳微磁公司的粘接磁粉、金蒙匯磁公司的粘接磁環、金杰稀土公司的稀土拋光液項目、杰明納公司的藍寶石拋光項目……在包頭稀土高新區,一批新項目不僅延伸了稀土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的產業鏈,也填補了包頭市稀土產業空白。
     
      近年來,包頭市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稀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加快稀土產業轉型升級,延長稀土產業鏈條。對在包頭市注冊、生產、銷售并依法納稅的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生產企業,依據其實際銷售額,按程序審核后,由市財政和包頭稀土高新區按季度分別給予2%的政策獎勵,年終對全年銷售量高于上年銷售量的增量部分市財政再給予2%的政策獎勵。
     
      對全年使用鑭、鈰量超過1500噸、3000噸和5000噸的當地稀土企業,按程序審核后,由包頭市財政年終一次性分別給予100萬元、200萬元和300萬元政策獎勵,實現稀土資源綜合平衡利用。此外,設立了包頭市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有力地支持了稀土永磁、儲氫、拋光、稀土合金、催化助劑及電機等應用產業做大做強。
     
      經過幾年的努力,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產業鏈條得以延伸,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并形成了以天和磁材、韻升強磁為龍頭企業,形成了金屬釹或鐠釹-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電機、垂直軸風電發電機、稀土核磁共振等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鏈;以天驕清美、索爾維為龍頭企業,形成氧化鈰-拋光粉及拋液-用于CRT、LCD以及光學鏡頭等拋光材料產業鏈;以希捷環保為龍頭企業,形成氧化鑭、鈰-催化材料(石油、汽車、電廠脫硝領域)等催化材料產業鏈;以稀奧科、昊明新電源、長榮電池為龍頭企業,形成氧化鑭-稀土儲氫材料-稀土鎳氫電池-新能源汽車等儲氫材料產業鏈;以宏博特、中科院著色劑項目為引導,形成了氧化鈰-硫化鈰無毒著色劑-應用產品等產業鏈。
     
      科技創新引領 轉型升級加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稀土產業發展,引進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兩大新型科研院所,通過與包頭本地稀土企業的技術合作、共建研發(工程技術)中心、聯合攻關解決核心技術難題等措施,一大批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得以發展壯大,一批新工藝、新產品、新項目正在加速開發并成功轉化。
     
      稀寶博為自主研發生產的永磁磁共振系統,是單臺稀土用量最大的終端應用產品,該公司成功研制國內首臺磁共振診療車——馳影A30,核心部件全部采用自主技術;科銳微磁公司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填補了我國在各向同性粘接磁粉與各向異性熱壓磁粉的技術空白;天和磁材公司采用DDP(重金屬擴散工藝)和DFP(零/少重稀土)工藝,提高了磁體的矯頑力達7KOe左右,同時可減少重稀土40%的使用量;英思特公司的磁組件已被微軟、聯想、華為等廠商指定為筆記本電腦分體機專用磁鐵組件,項目屬國內首創;稀土研究院研發的PVC稀土復合熱穩定劑屬于綠色環保的新型稀土產品,可滿足各種PVC無毒制品的生產要求。
     
      2016年,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企業新增專利64項,同比增長21%。新增金山磁材等稀土高新技術企業8家,累計16家。新成立金山磁材內蒙古自治區級技術研發中心、中科金蒙磁材綠色防護技術研發中心、中科稀土永磁材料研發中心等共建研發中心。多個科研項目實現了產業化,如包頭稀土研究院的PVC稀土熱穩定劑項目、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的無人機項目、稀土硫化物環保著色劑項目、高品質稀土再生永磁及輕稀土添加劑的產業化項目、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的稀土鈦合金項目等。
     
      在科技創新的同時,包頭稀土高新區鼓勵企業更新生產關鍵設備,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天和磁材、金山磁材等永磁材料企業均對設備進行了較大的改造和更新,新購國內外先進的連續熔煉爐、自動成型壓機、多線切割、全自動電鍍生產線等生產設備,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節能30%,促進了高新區永磁材料企業的提檔升級。長安永磁、拓又達等電機生產企業通過實施裝備數控化、數字化,使生產制造的精密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新購置世界先進的電機灌封設備、數控車銑中心等設備,使裝備和工藝水平達到國內乃至世界先進水平。
     
      產業項目驅動 發展后勁十足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通過項目投資驅動產業發展,通過產業園建設加快集群式跨越。2008年建設了稀土應用產業園,以此為中心,又于2016年配套建設了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和稀土高新技術特色基地,成功打造一體兩翼、筑巢引鳳的發展平臺,為引進、加快稀土項目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建設,打通了稀土永磁材料后加工配套的產業鏈。項目總投資60億元,建設日處理2800噸稀土釹鐵硼電鍍污水處理廠一座、標準電鍍生產車間和后加工生產車間共45棟,已有天和磁材、金山磁材等多個企業租用33棟。項目建成時,將形成全國規模最大、標準最高、配套最全的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
     
      同時,包頭稀土高新區為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包頭材料研究院等科研項目順利實現就地產業化,啟動了中科產業園、上海交大產業園的建設;為引進山東國利鎳氫電池項目,興建稀土新能源產業園。北方稀土公司則啟動建設稀土醫療產業基地,構建健康醫療影像大數據應用云平臺、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稀土醫療產業基地服務中心。
     
      今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更是發揮稀土項目的支撐作用,著力補齊高端短板。全年實施稀土項目46個,總投資181億元、年度投資104億元,稀土項目數量、總投資和年度投資三項指標均居全市第一。將重點推進寧波韻升永磁材料、希捷環保稀土脫硝催化劑等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項目,打造國家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形成“頭雁效應”,率先實現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
     
      政策落實有力 整體環境向好
     
      近年來,包頭市先后出臺《稀土新材料生產企業扶持政策措施的通知》《包頭市關于進一步加快稀土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幫助企業降成本,提升稀土新材料中高端產業,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完善產業配套的同時,包頭稀土高新區從原料保障、新材料銷售獎勵、電力多邊交易電價、本地配套采購獎勵等多角度出臺專項政策,為企業發展鋪路搭橋。截至目前,高新區獲批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共計4.95億元,獲得包頭市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11.11億元;市區兩級財政為區內稀土企業兌現稀土新材料獎勵資金2.5億元。
     
      除政策優勢外,包頭稀土高新區整體稀土環境更加成熟,發展優勢更加明顯。這里不僅有全國最大的稀土產品交易平臺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還有每年一屆的“稀土產業論壇”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由包頭稀土高新區承辦的“稀土產業論壇”已連續舉辦8屆,目前已成為我國稀土行業的頂級盛會,論壇為稀土產業政策研判、地區發展經驗交流、供需雙方增進了解提供了最專業的平臺,也為中外稀土界實現長期交流合作構建了一個穩定的渠道。稀土產業論壇還為包頭贏得“稀土之都”的美譽,并讓世界關注稀土的目光聚焦到這里。
     
      2016年6月,包頭稀土交易所的現貨發售模式新系統正式上線,現已上線氧化鏑等稀土氧化物12種,交易商達到1227家。稀交所目前在庫產品貨值已超過20億元,是全國唯一以稀土實物入貨來保障參與交易各方交收的交易所。2016年全年實現成交額1366.7億元,同比增長468.5%;交易量58.05萬噸,同比增長154.9%。
     
      此外,這里還擁有國內外知名的稀土檢測機構——國家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多年來承擔了60%以上國家稀土產品標準、國家稀土分析方法標準的起草及國家稀土標準樣品的研制工作。該中心實力雄厚的檢測技術團隊和國內外先進的檢測設備,可以為稀土產業的發展提供標準化技術支撐。
     
      實施“稀土+”戰略 打造產業基地
     
      “十三五”時期,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實施“稀土+”戰略,打造中國乃至世界稀土新材料和應用產品產業基地。
     
      包頭稀土高新區將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及應用產業基地,做大稀土永磁材料產業規模,力爭在“十三五”末永磁材料產量達到4萬~5萬噸,后加工處理量達到3萬噸。提升稀土磁性材料質量,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升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建設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實現年處理3萬噸釹鐵硼坯料的能力。延伸稀土永磁材料產業鏈,積極引進機器人伺服電機、工業用低成本永磁電機、新能源汽車用高性能永磁電機、分布式微風風力發電機、車載永磁核磁共振儀等企業。開拓磁性材料應用新領域,爭取在磁調速、磁彈簧、磁密封等領域有所突破。
     
      此外,加大鑭鈰輕稀土平衡利用。推廣應用新型高效無礬稀土基煙氣脫硝催化劑,解決包頭市稀土鑭鈰產品過剩的問題,實現稀土元素的平衡利用,到2020年,稀土催化材料力爭達到10萬立方米,消化鑭鈰產品2萬噸以上。重點推廣稀土新能源電動汽車帶動稀土儲氫產業鏈的發展。通過在包頭市率先示范使用稀土新能源電動公交車,繼而在全自治區各盟、市形成推廣應用。“十三五”期間,發展高容量低自放電型、特殊用途(低溫、高功率型)、HEV用低成本稀土儲氫材料和器件。到2020年,儲氫粉產量達到20000噸以上。繼續做大稀土拋光材料,發展用于液晶屏、半導體、硬盤盤片和藍寶石的高性能拋光粉、拋光液,重點建設納米級氧化鈰拋光粉(液)等,到2020年,拋光粉產量力爭達到15000噸。實施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著色劑和包頭市宏博特公司規模生產稀土硫化物系列產品項目,達到生產紅黃綠顏料1000噸/年以上。發展稀土合金材料,稀土處理鋼突破80萬噸,稀土鋁合金突破6萬噸,加快建設汽車和3C產業用稀土鎂合金和零部件項目,產量達到10萬噸。
     
      此外,包頭稀土高新區還將大力發展稀土磁致伸縮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發熱材料、稀土蓄熱材料、稀土磁制冷材料等其他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全力推進稀土新材料和應用產品產業基地建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包頭稀土高新區加快供給側改革推進稀土產業轉型

      科銳微磁公司的粘接磁粉、金蒙匯磁公司粘接磁環、鵬輝光電公司超高PF值無頻閃LED模塊以及產品項目、金杰稀土公司稀土拋光液項目、杰明納公司藍寶石拋光項目……在包頭稀土高新區,一批新項目不僅延伸了稀土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的...
      2017-03-23
    • 市場回暖 內蒙古一季度稀土出口量大增

      5月4日,呼和浩特海關發布數據:2017年一季度,內蒙古自治區稀土出口2602 9噸,出口量大增,日本占據最大出口市場地位。
      2017-05-23
    • 中國稀土大數據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憑借內蒙古軟件園聚攏180多家軟件企業形成的獨特產業優勢,已培育出包頭高新區云計算大數據應用中心、稀土高新區企業服務大數據云平臺、稀土交易云平臺、車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20多個大數據應用項目
      2017-06-26
    • 2017上半年內蒙古稀土出口量逾5000噸

      2017上半年內蒙古稀土出口量逾5000噸

      呼和浩特海關16日對外發布消息稱,2017年上半年,內蒙古自治區稀土共出口5029 9噸,較2016年同期增加1 3倍;價值1 3億元人民幣,增長26 5%;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2 6萬元人民幣,下跌44 2%。
      2017-08-17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