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拉動地區經濟增長
按照鄂爾多斯市“十三五”發展思路,將繼續發揮項目的牽引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地區經濟的第一抓手,把投資增長作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把握國家投資導向,拓展新常態下的投資領域和投資需求,努力促進投資穩定增長,著力提高投資效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結合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國家產業政策及全市“十三五”規劃,鄂爾多斯市將緊緊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補短板”兩大領域開展招商。
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引進清潔能源、現代煤化工、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牧業等領域投資和項目。
清潔能源方面,引進煤電、煤電鋁、煤化工一體化項目、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引進以新材料、新技術為核心的多能互補、就近消納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和利用煤礦復墾區和荒漠化土地建設大型風電場、太陽能電站項目。
煤基精細化工方面,依托現有煤化工產能,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引進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項目。鼓勵煤化工與氯堿化工、硅化工行業耦合發展,引進專用化學品、醫藥中間體、催化劑等高端精細化學品項目。
裝備制造方面,引進能源裝備、環保裝備、低空飛行器及零部件研發設計、維修制造類項目。依托鄂爾多斯市現有汽車產業,引進零部件制造項目。引進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特種車制造項目。鼓勵傳統制造業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引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機器人、陶瓷原料3D打印等項目。
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引進顯示和照明設備、汽車電子、網絡傳感器、終端設備設計制造類項目。鼓勵發展碳纖維、藍寶石、石墨烯等先進材料產業,引進新型儲能電池項目。
云計算及大數據方面,引進云計算數據中心、云基地、大數據服務、物聯網、電子商務及各行業“互聯網+”信息服務類項目。
原材料工業升級方面,引進氯堿化工資源循環化綜合利用項目、PVA下游產品項目。引進以工業固廢為原料的節能環保建筑材料項目。引進高附加值陶瓷制品項目。
絨紡產業方面,引進設計、研發、品牌營銷等絨紡全產業鏈項目。
節能環保方面,鼓勵節能環保設施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建設運營,引進節能服務、城市垃圾污水處理和再利用、“城市礦產”回收利用類項目。
現代服務業方面,引進大型商業銀行在鄂爾多斯市設立分支機構,引進投資新型金融服務、保險類項目。鼓勵大型物流企業在鄂爾多斯投資發展第三方物流項目。引進文化創意、移動多媒體、數字出版、影視制作、動漫游戲等文化產業類項目。引進會展服務、科技服務類項目。引進“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全產業鏈項目。
引進商貿流通類、房地產二級市場、二手車市場項目。引進同城電商、快遞配送項目。引進體育產業項目、健康養老養生項目、家庭服務業項目、物業服務項目。
現代農牧業方面,圍繞打造綠色農畜產業精深加工產業鏈,引進高端化、標準化農畜產品深加工項目。
圍繞“補短板”,積極引進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投資和項目。
引進企業在鄂爾多斯市開展產業技術攻關,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推廣應用高新技術。鼓勵企業自主建設技術研發平臺,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鼓勵企業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申報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項目。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進各類眾創空間、創客空間項目。
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市政建設,引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引進“智慧城市”建設、運營類項目。
引進各類資本,以PPP等模式在鄂爾多斯市建設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呼包鄂協同發展、周邊省區互聯互通的公路、快速客運鐵路、鐵路貨運干線、集疏運系統、通用機場以及綜合交通換乘樞紐等項目。引進光纖、移動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項目。
鼓勵各類資本參與鄂爾多斯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引進幼兒園、學校、就業培訓機構、實訓基地、醫院、醫療服務機構、福利等項目。引進呼包鄂公共服務一體化項目。
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為更好地服務投資、服務項目建設,鄂爾多斯市將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全力優化親商、安商各項投資服務,扎實落實和改進便商、惠商各項政策措施,努力為投資者營造一個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的發展環境。
一是暢通綠色審批通道,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推行招商引資“負面清單”模式,落實全程代理制、并聯審批制、限時辦結制,實現“推開一扇門、辦成一攬子事”的服務格局。
二是全面貫徹國家、內蒙古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鼓勵民間資本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落實民間資本準入政策,推進“多證合一”、國地稅聯辦、電子登記注冊等商事制度改革。
三是優化對招商引資企業的金融信貸服務,協調金融機構對重點項目量身定做金融產品,構建信貸綠色通道。
四是全面落實促進科技創新的扶持政策,對企業創新平臺、科研項目、先進科技成果以及國家級高新企業、科技型中小微上市企業等進行獎勵;對企業創新型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各類人才工作平臺給予高額補貼,并積極解決各類人才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學等問題。
五是對符合要求的招商項目優先安排項目用地,結合棚改和房地產去庫存,對項目購房用房給予優惠;對物流、金融、電商、文化、健康養老養生等服務業項目購房、用房給予優惠。
六是全面實施工商企業“降本增效”各項政策;對企業重組過程中所涉及稅費的地方留成部分給予獎補;降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調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費率,發放困難企業穩崗就業補貼;嚴格執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對自治區有規定的事項按最低標準執行。
七是繼續積極幫助企業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支持全市優勢要素、資源向重點招商項目聚集,進一步完善重點項目協調調度機制,加強項目全過程跟蹤服務,及時主動幫助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問題,促進項目盡早獲批落地、投產達效。
八是加強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社會信用環境。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