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經濟指標完成良好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12





      2017年,巴彥淖爾市把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作為目標,全面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綠色、生態、高效農牧業發展取得新成效。預計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634元,同比增加1158元,增幅8%。
    nongmuye
    (圖片來源:互聯網)
      主要指標完成良好
     
      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農作物總播面積1073.4萬畝,同比減少11.2萬畝。其中,糧食515萬畝,同比增加30.9萬畝(小麥142萬畝,同比增加12.3萬畝;糧飼兼用型玉米368.1萬畝)。經濟535.6萬畝,同比減少45.4萬畝;牧草22.9萬畝,同比增加3.3萬畝;青貯玉米38.9萬畝,同比增加10.4萬畝;糧經飼比例由44.6∶53.6∶1.8調整為48∶50:2。
     
      畜牧業生產運行穩定。牧業年度,牲畜飼養量2276萬頭只,其中,肉羊飼養量2130.6萬只,存欄926.59萬只,出欄1203.98萬只,出欄量居全區第一。奶牛存欄15.82萬頭;肉牛存欄4.7萬頭,出欄3.16萬頭;生豬存欄52.23萬口,出欄55.20萬口;禽飼養量809.9萬羽。累計建成各類畜禽規模化養殖場4960處,肉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0%。
     
      農牧業產業化經營扎實推進。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預計達到280家,比上年增加5家;實現銷售收入524億元,同比增長8%;加工轉化率達到76%,比上年增加1個百分點。全市累計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農牧民合作社5123家,家庭農牧場414個,其中自治區級示范家庭農牧場26家。
     
      改革創新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土地確權。五原縣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已基本完成,等待自治區驗收。整市推進土地確權工作各旗縣區正在全面組織實施。二是草原確權。自治區試點后旗已順利通過了驗收;前旗、中旗和磴口各項工作正在進行,年底前基本完成,2018年申請自治區驗收。三是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全市約80%的農牧戶加入產業化鏈條,有212家重點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占總數的76%,其中133家建立了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比上年增加12家,建立了訂單型等6種主要聯結模式。
     
      重點項目順利推進
     
      推進鹽堿地改良工程。爭取“改鹽增草(飼)興牧示范工程”項目獲得國家和自治區立項支持,委托清華大學編制《484萬畝鹽堿化耕地“改鹽增草(飼)興牧”示范工程規劃》,通過了國家專家的評審論證。整合發改、國土、農綜相關項目,啟動G6高速兩側的鹽堿地改良工作。全市建立鹽堿地改良綜合試驗、示范片25個。
     
      大力開展“四控行動”。控肥增效。全市有機肥施用328萬畝,占總播面積的31%。完成農作物控肥增效技術推廣面積247.5萬畝。控藥減害。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0%以上,綠色防控700萬畝以上,覆蓋率達到60%以上,農藥利用率達到35%以上。控水降耗。推廣應用以滴灌為主的水肥一體化技術161.5萬畝,同比增加20萬畝。依托旱作農業技術推廣項目,提高旱作農業生產能力,帶動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控膜提效。推廣應用高標準地膜,加快農業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建設和地膜回收。推廣地膜玉米后茬免耕種植向日葵等一膜兩用技術50.9萬畝,實現減膜增效。
     
      強化技術服務。累計舉辦各類農牧民培訓班2889場次,培訓農牧民35.1萬人次,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30.2萬余份。全市共落實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56個,其中市級15個,市級鹽堿地改良4個,旗縣及鄉鎮137個;畜牧規模化養殖園區19個,各類新品種、新技術示范輻射帶動面積589萬畝。種植業方面推薦推廣了6大類43個優良品種,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畜牧改良引進種畜7278頭只,調劑種羊1.2萬只,奶牛優質凍精覆蓋率達到100%,牲畜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加大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全年保持了重大動物疫病“零疫情”和重大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零發生”。農畜產品平均檢測合格率99%以上,五原、杭后、臨河、前旗成為自治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五原、杭后正在申報國家級質量安全縣。推進標準化生產,建設“三品”原料生產基地面積274.5萬畝,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51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340個,其中,地標產品15個。
     
      提高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全市農機總動力達561萬千瓦,同比增加27.6萬千瓦。農牧業機械化綜合作業水平83.5%,同比提高1.5%;畜牧業機械化水平達到65%,同比提高3%。
     
      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深入發展。鮮魚總產量28600噸,同比增長6%,投放魚苗11260萬尾(水花),漁業總產值達3.98億元,同比增長7%。磴口縣首次在烏蘭布和沙區開展沙漠水稻和魚共生種養殖試驗示范獲得成功。新增9個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累計達到20家,健康養殖示范面積達8.8萬多畝,占總養殖面積的21%。
     
      轉自: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總編辣報:賈躍亭真會回國還債嗎?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