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企業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烏蘭察布市已經初步形成了以自治區馬鈴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骨干,其他馬鈴薯檢驗檢測機構為補充的檢測體系。自治區馬鈴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掛牌運營以來,該中心檢驗能力覆蓋馬鈴薯及其制品80多個參數,檢驗檢測業務輻射周邊盟市、省市,共為30余家企業50多種馬鈴薯淀粉和全粉、粉條、薯片、薯條產品開展檢驗檢測服務,共檢驗馬鈴薯及其制品1000多批次。除完成監督檢驗任務外,并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高效準確的檢驗檢測服務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同時積極與烏蘭察布市職業學院、集寧師范學院的馬鈴薯院系合作,開展馬鈴薯產品未來發展以及產品衍生等課題的研究。當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該中心的發展進步,在人才、設備和政策等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為進一步增強檢驗檢測在促進產業發展中的核心支撐作用,推動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更加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市質監局正在籌備將內蒙古馬鈴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升級為國家級檢驗中心。
(圖片來源:互聯網)
二是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制定馬鈴薯名牌產品培育計劃,開展企業產品質量技術跟蹤指導,大力培育名牌產品,2家企業的3個馬鈴薯產品獲得自治區名牌產品稱號,1家馬鈴薯種薯生產企業獲得市長質量獎和自治區主席質量獎。2016年以來,市質監局指導集寧區政府申報建設了全國馬鈴薯種薯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活動,目前已順利通過自治區質監局組織的預驗收,通過創建活動,極大地提升了“中國薯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集寧馬鈴薯種薯”在國家質檢總局開展的區域品牌價值評價工作中評估為8.51億元。
三是提升我市馬鈴薯產業標準“話語權”。為增強標準“話語權”,自治區質監局批準我市設立自治區馬鈴薯生產與種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征集委員23名,開展馬鈴薯標準化工作,為企業自主創新創造了條件。加快推進馬鈴薯生產標準化,聯合市農牧業局制定發布了6項馬鈴薯方面農業技術標準。1項馬鈴薯儲運標準列入自治區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中。
四是馬鈴薯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卓有成效。截至目前,共建設馬鈴薯種薯種植、馬鈴薯種薯生產與儲運兩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均以高分通過驗收。在推進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幫助指導企業制定較為完善的標準和技術規程構成的示范區標準體系,共推廣實施國家、行業、地方農業標準20余項,制定企業標準100余項,基本覆蓋了馬鈴薯種植產前、產中和產后全過程。國家馬鈴薯種薯種植與儲運示范區,通過3年的示范區建設,農民標準化生產意識顯著提高,培養農民標準化技術骨干2000人(次),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轉自: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