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脫貧,是商務系統助力全區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的一片丹心,是小康路上商務人向人民的行動表達。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把農村電商作為商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結合實際中抓建,創新方式中落實,全區農村電商發展勢頭迅猛。
錚錚的誓言已經莊重承諾,時時的行動必須緊鑼密鼓地展開。“商務廳在我們那嘎噠(地方)搞的電商培訓別提有多解渴了,鄉親們覺著(覺得)這心里比吃了蘋果還甜。”1月22日,赤峰市寧城縣百氏興林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代表全體果農送來了錦旗。
通過學習科學的種植技術,當地人種出的蘋果糖份大,口感好,但受困于銷售問題,合作社成員并沒有因此而致富。正當人們發愁之時,商務廳把電商培訓帶到了林間地頭。平日里只會種蘋果的百姓,學會了“觸電”。思路的改變帶來的是銷售路子越來越寬,當地的蘋果成為遠近聞名的搶手貨。“我們覺著學的還是不扎實,全體社員特別想讓廳里再去搞搞培訓。”這名負責人表達的邀請之意,飽含著當地百姓對電商知識的渴望,對商務廳繼續幫扶的期盼。“沒問題,看到培訓如此受歡迎,我們也很高興。下一步商務廳將再接再厲,爭取把培訓搞得更有成效。”接過錦旗后,內蒙古商務廳副廳長李俊如上表示。
培訓要讓所有貧困旗縣的群眾都受益,同時還應有所側重,村(嘎查)支部書記就是這個側重點。
為深入推進內蒙古電商扶貧和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2017年8月15至18日,第一期全區嘎查村黨組織書記電商示范培訓班成功舉辦。年內這樣的培訓商務廳與組織部在內蒙古聯合舉辦了3期。其目的就是把嘎查村黨組織書記培養成掌握互聯網技術、運用電商平臺帶領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帶頭人。
通過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科學有效的培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到電商學習中。據統計,截止2017年底,全區農村電商累計培訓265436人次,其中,政府工作人員29516人次,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等235920人次。
加大培訓力度,讓更多的人懂電商、會電商,這只是農村電商工作的一個方面。商務廳相應的扶持政策一項項跟進。
爭取國家專項資金2億元,支持10個國貧旗縣開展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累計爭取和安排中央、自治區專項資金7.9億元,支持44個旗縣,占自治區旗縣總數的55%。
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孫煒東在全區商務工作會上強調,“深化電商扶貧,支持有條件的國貧縣爭取2018年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
2017年5月12日,全區電商扶貧現場會在興安盟烏蘭浩特成功召開。來自有關盟市、57個貧困旗縣區代表318人參加了會議。
如果說此次培訓是商務廳對全區商務系統推進電商脫貧的再部署,那么,2017年8月14日~15日,在巴彥淖爾市召開全區電商進農村工作現場會暨全國農商互聯(內蒙古)產銷對接會就是一次實地經驗學習交流。會上邀請的都是國內電商領域頂級的專家,指導當地展示的是成熟的經驗,期望與會所有盟市、旗縣分管電商的200多名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能夠學到更前沿的知識,更合乎實際的做法。
“這次培訓學到了當地的好做法,回去以后我們就得結合赤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消化吸收,不僅要在脫貧攻堅上取得實際成效,還要努力讓赤峰的電商扶貧成果走在全區前列。”參會的赤峰市商務局副局長劉利信心滿滿的說。
為了推動農村電商工作落實,商務廳領導干部和具體工作人員幾乎走遍了全區所有的旗縣,對各地的電商情況如數家珍。
高效密集的時時行動,帶來的是電商扶貧的累累碩果。
“一把木耳”的真實故事廣為流傳,成為國務院扶貧的典型。“海鷗媽媽”的事跡見諸報端,影響力不斷擴大。商務部對第一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驗收,內蒙古被評為優秀……
用數據說話更有說服力。截止2017年底,全區農村電子商務累計網絡零售額33.92億元。農村電商服務站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949個,覆蓋率50.11%,累計服務建檔立卡貧困戶92785人次,累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3105.78萬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768.64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7741人。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時代的使命,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責任。2018年,全區商務系統全體人員要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參加“兩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繼續在深挖電商扶貧潛力的同時,集中各方資源,扎實推進有商務特色的多項扶貧舉措,讓商務系統的扶貧實際行動切實轉化為助力扶貧的實際成效。(宋振清)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