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進程中,呼和浩特海關積極推進通關流程“去繁就簡”,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數據信息互聯互通,申報、風險準入等各個通關環節前移,貨物和車輛通關速度越來越快,口岸通關進入讀秒時代。
5月20日,在呼和浩特海關集中審像中心,海關工作人員正在對關區口岸出入境車輛進行審像。這個審像系統就像給車輛做X光掃描一樣,通關車輛只要一過關卡,車內裝載的什么貨物、有沒有攜帶違禁品等都可以在呼和浩特海關審像中心實時分析查驗出來。這套集中審像系統是呼和浩特海關去年在全國率先運行的,與過去相比,這套集中審像系統解決了過去每個口岸分散作業、執法不統一等問題,口岸貨物過機檢查效率明顯提高。“這套系統通過非侵入式查驗方式,有效提升查驗速度,另外就是不用開拆就能從審圖、掃描圖像就能發現問題”。呼和浩特海關集中審像中心科長國軍介紹說。
這套集中審像系統的應用,讓千里之外的策克口岸通關車輛近在咫尺,依托數據監控系統,實現了審像隨機派崗復核、自動統計分析。一輛通關貨車,如果沒有發現問題,可在短短一分鐘內進入到下一個通關環節。而在過去,口岸通道經常因為通關手續繁瑣等問題,出現車輛、貨物滯留等情況發生。
針對口岸通關手續繁瑣、通關效率低等問題,呼和浩特海關從去年啟動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工作,建立起覆蓋自治區中西部地區的查驗作業監控中心、稽核查中心、風險防控中心,通過與全國海關信息互聯互通,目前,自治區外貿企業可在全國任意一個海關完成申報、繳稅等手續,實現了申報更自由、手續更簡便,通關更順暢。
每天,達茂旗凱豐報關有限責任公司的業務員白塔拉,都要為從蒙古國進入滿都拉口岸的煤炭運輸車輛代辦報關、報檢等通關手續。最近,白塔拉發現,辦理通關手續沒有以前那么復雜了。“以前我們企業進來一臺車,就需要做一個車輛的申報,然后把這個單據拿到海關過來審核,現在只需要在系統上做一個信息的交流,讓信息跑起來就可以,人不需要再跑,去做各種各項的業務”。白塔拉介紹到。
與白塔拉同樣感受到通關方便快捷的,還有經常從滿都拉口岸出入境的貨車司機,只要車輛進入卡口,過境車輛、貨物、人員信息只需十幾秒就會在系統內分析完成。這個速度來自于滿都拉口岸剛剛建設完成的智能卡口,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將開創公路口岸監管作業新模式,海關通關申報、風險準入等各個環節實現前移,通關時間大幅壓縮。“以前的話,十幾分鐘不等,現在已經進入到讀秒時代,進系統,留痕跡,可追溯,不但能夠讓企業更加便利,而且降低成本,真正實現通道無人化,系統自動化通關”。呼和浩特海關隸屬包頭海關監管科副科長趙江濤說。
目前,滿都拉口岸智能卡口已經順利完成測試,智能卡口正式運行后,每天可以滿足800輛貨車通關,車輛通關能力將提高10倍左右。與滿都拉口岸一樣,呼和浩特海關5個公路口岸智能卡口已經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與此同時,呼和浩特海關大力推行線上一個平臺、線下一個窗口辦理所有海關業務,企業辦事避免了在不同現場和科室間多處跑腿。(李愛平)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