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在茫茫戈壁,不時映入眼簾的雙峰駝似乎在提醒著人們:阿拉善盟還有一個很酷的稱謂——“中國駱駝之鄉”。“我們右旗可是‘駝鄉中的駝鄉’。”阿拉善右旗旗委宣傳部的烏日娜自豪地說。
(資料圖片 來源互聯網)
此說從何而來?因為,阿拉善右旗不但以5萬余峰雙峰駝的總存欄量位居全盟3旗之首,而且其保有量占到了全國的20%、阿拉善盟的45%。正是依托這一資源優勢,按照打造“全國駱駝產業研發生產基地”的定位,阿拉善右旗全力做好做足雙峰駝優良種質資源保護開發這篇大文章,引進龍頭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政策激勵農牧民養殖,走產業化振興發展之路,開發功能食品、保健品等高端消費產品。
駝奶變成致富“金饃饃“
坐落于阿右旗貢達來嘎查的阿拉騰駝奶專業合作社家庭駝奶療養院,在茫茫戈壁灘上格外顯眼。“療養院采用蒙醫傳統療法,主推駝奶食療,國內外不少顧客慕名而來。合作社還與盟蒙醫院達成合作,成為該院駝奶療法的首個奶源供應基地。”一聊起駝奶,合作社負責人阿拉騰烏拉顯得十分興奮,“十幾年前,我在給朋友捎帶駝奶的過程中發現了商機,通過進一步了解,駝奶富含胰島素、乳鐵蛋白、溶菌酶等營養成分,于是就萌生了加工銷售駝奶的想法。”
這里的牧民雖然幾乎家家戶戶養駱駝,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駝奶的價值。有了經營意識的阿拉騰烏拉決定成立一個駝奶合作社,實現它應有的價值。
2010年,貢達來嘎查的19戶牧民集資入股,阿拉騰駝奶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
“以前,牧民們大多是粗放式養駱駝,養了3、4年的一峰駱駝也就能賣到六七千元。擠駝奶賣就不一樣了,1斤駝奶二三十塊錢,一峰駱駝1年光賣駝奶就能收入1萬元。” 阿拉騰烏拉說,8年來,合作社的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帶動周邊65戶養駝戶和11戶貧困戶加入進來,靠養駱駝、賣駝奶脫貧增收。
在與阿拉騰駝奶專業合作社40公里之隔的巴音塔拉嘎查駝鄉涌泉駱駝專業合作社里,200多峰駱駝正頂著烈日在近3000平方米的駝圈中懶洋洋地啃食草料。“看,這3峰駱駝是我家的,明年我就能把它們還有駝羔領回家了。粗算一下,每年賣駝奶我家就能有3萬元的收入,這樣發展下去,我的目標不只是脫貧,而是要致富。” 巴音塔拉嘎查建檔立卡貧困戶那仁滿都拉指著駝圈中屬于自己家的幾峰駱駝興奮地說。2016年,當地政府出臺了產業扶貧新政策,免費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3峰基礎母駝,托養到駝鄉涌泉駱駝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3年后返還母駝和當年駝羔。嘎查貧困戶的30多峰駱駝都托養在合作社里。
該合作社負責人穆春燕介紹說,在政府引導、合作社和企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牧民正在轉變觀念,開始通過養殖母駝銷售鮮奶增收致富。“我們合作社還與內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公司每兩天來收一次駝奶,收購價格為每斤20元。雖然收購價比散賣價格低了一些,但駝奶銷路有保證,避免了因駝奶積壓造成的更大浪費。”穆春燕說,鎮上幾個駝奶專業合作社將周邊多個嘎查串聯起來,利用駱駝資源優勢,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駝奶富民之路。隨著駱駝產業鏈的延伸、龍頭企業的引領,駱駝產業將成為這里的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迎來產業化發展新機遇
阿拉善是全國雙峰駝的主產地,歷史上駱駝存欄數量最高達到過25.15萬峰。上世紀80年代后期,受駱駝繁殖周期長、養殖比較效益低等因素影響,駱駝總量以平均每年近萬峰的數字急速銳減。
久負盛名的阿拉善雙峰駝,難道就這樣走向衰落?
面對雙峰駝瀕臨消亡的嚴峻考驗,阿拉善盟全力實施雙峰駝優良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繁育工程,走產業化發展的振興之路,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把駱駝資源優勢轉化為健康產業優勢,讓駱駝產業成為驅動雙峰駝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新引擎。
“駱駝良種繁育基地主要研究培育以產奶為主的乳用型和以產絨為主的絨用型、肉用型雙峰駝,并提供駱駝家畜養殖、種畜繁育銷售、飼草料研發加工經營、新產品開發與試生產等配套服務。”在內蒙古戈壁沙漠駱駝良種繁育基地,基地負責人、阿拉善盟駱駝研究所高級獸醫師巴拉介紹說,為了讓農牧民依托駱駝產業實現增收,阿拉善盟駱駝研究所、內蒙古駱駝研究院、額爾登戈壁農牧民駱駝產業合作社和內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在阿右旗阿拉騰敖包鎮貢達來嘎查建立了內蒙古戈壁沙漠駱駝良種繁育基地。在良種繁育基地,研究人員將駱駝
活動的各種數據記錄下來,提供給科研機構進行良種繁育研究。基地產的駝奶一部分出售給內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加工成為罐裝液態奶、駝奶粉、駝奶片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另一部分銷售給內蒙古駱駝研究院,進行高附加值產品研發。
“近8年來,全盟的駱駝數量連續穩定在10萬峰以上。在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中,阿拉善盟又增加了引導適度發展駱駝的相關政策,為有效解決駱駝發展空間受限及長期禁牧草場退化等問題提供了政策保障。”巴拉說。
據有關統計,截至目前,阿拉善雙峰駝存欄11.54萬峰,占全國駱駝總數的三分之一,全盟有2000多戶農牧戶飼養駱駝數量在20到400峰之間。
走出困境的阿拉善雙峰駝,迎來了產業化發展的新機遇。
科研助力延長產業鏈
這幾天,內蒙古蒼天牧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君著實有些興奮,因為公司2016年11月開工建設的一條標準化駱駝屠宰生產線,終于進入到了設備安裝環節。
“阿拉善駱駝的存欄量雖然降到了十幾萬峰,但數量在逐年回升。我們想做大駱駝產業,帶動阿右旗700多戶養駝戶通過駱駝養殖實現增收。”楊君說,精細分割的駝肉可以在市場上賣到更好的價格。此前,公司只能找甘肅地區的企業代加工。這條生產線建成后,阿右旗本地就可以實現上規模的駝肉加工生產。更讓楊君興奮的是,公司通過與內蒙古駱駝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合作,延長駱駝產業鏈,可增加駝奶、駝血、駝骨、駝油、駝皮等駱駝副產品的附加值。
“內蒙古駱駝研究院圍繞駱駝基因組學、駱駝生物制藥學、駱駝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重點科研攻關,目前已經在駝乳化妝品、駝胎盤、駝奶深加工關鍵技術及駝奶摻假檢測技術等有所突破。洗面奶、面膜、面霜、護手霜、唇膏等駝乳化妝品已經研發出來。”楊君說,公司將按照一期駝肉、乳制品加工,二期駝乳、駝胎盤保健品開發,三期駝乳生物制藥研發生產的“三步走”目標,步步深入開發好這一綠色富民的朝陽產業,“我要讓居邊守邊的農牧民在駱駝產業鏈條中走向富裕,收獲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阿拉善盟多年前就開始探索駱駝健康產業,2014年以來,阿拉善右旗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1000噸駱駝乳制品加工生產線,同時成立了全國首家駱駝研究院。2017年,自治區級院士專家工作站也在阿拉善右旗落戶,進一步壯大了科研力量。阿拉善盟駱駝健康產業發展后勁十足,圍繞產品深加工,已經開發出鮮駝乳、駝奶粉、駝乳化妝品等4大系列20多種產品,駱駝產品附加值得到提升。”阿拉善右旗旗委書記楊海說,為有效推進駱駝健康產業發展,今年旗里出臺了《駱駝產業中長期規劃(2018—2035年)》和《扶持駱駝產業發展實施意見(2018—2035年)》等政策措施,依托已經建成的駱駝產業科技園區和駱駝研究院,發揮“龍頭企業+科研+合作社+農牧戶”的利益聯結優勢,讓廣大農牧民真正參與到駱駝產業發展中來,共同分享產業發展的成果。楊海預計,到2020年,阿拉善右旗雙峰駝種群數量穩控在6.5萬峰,累計發展駱駝產業專業合作社20家,建成雙峰駝生態牧場250家,培育自治區級龍頭企業1家、盟級龍頭企業1家,力爭駱駝產業總產值突破3億元。(白喜輝 李文明 劉宏章 王坤 王鵬)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