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辦的內蒙古民營企業融資服務推進會在呼和浩特蒙草生態百草園基地舉行。本次推進會旨在交流推廣近一個階段各家金融機構新的金融服務舉措,如"聯合授信試點""銀行總行對企業總部總對總試點""紓困基金""無還本續貸""債轉股"等。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張韶春出席推進會并就加強民營企業融資服務等工作進行發言。
張韶春強調,加強民營企業融資服務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最近一段時期以來,自治區金融辦與"一行兩局"迅速行動,針對當前民營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研究出臺穩紓困、穩融資、穩發展的相應工作舉措,總體上體現了面上研究舉措,點上解決企業問題并重。
張韶春介紹,下一步內蒙古政府將引導各金融機構樹立"不唯所有制、不唯行業、不唯大小、只唯優劣"的信貸理念,在以下五個方面尋求突破,一是擴大民營企業信貸投放總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實現民營企業貸款的"一二五"工作目標。二是對民營企業差異化信貸支持。加大對自治區優勢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新興行業企業、自治區百強民營企業、擬上市后備企業信貸支持,優先使用金融創新產品,豐富合格押品種類,合理確定抵質押率,降低貸款利率,實質性推動無還本續貸。三是建立民營企業信用增信機制。提升民營企業融資的品牌增信、人才增信、科技增信能力,對著名商標企業、引進人才數量多的企業、A類納稅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機構要開發輕資產、信用類信貸產品,推廣全流程線上操作,提高貸款審批、發放效率和便利度。四是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建立投訴機制,清理以貸轉存、存貸掛鉤、以貸收費、浮利分費、借貸搭售、一浮到頂、轉嫁成本等不規范行為和各類違規融資通道業務。五是完善金融服務考核機制。建立對民營企業"敢貸、愿貸、能貸"的機制,加快建立授信盡職免責標準,降低金融機構民營及小微從業人員利潤指標考核權重,增加貸款戶數考核權重,幫助民營企業得到穩定信貸支持。
會上,內蒙古金融辦與農業銀行內蒙古分行簽訂紓解當前民營企業流動性困境合作協議,共同引導示范合作設立自治區民營企業紓困發展基金、全面支持政府過橋融資工具運作、用好用實應急融資擔保工具、建立白名單客戶紓困授信專項通道、率先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率先開展聯合授信業務、積極運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七個方面,引導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救急紓困與促進高質量發展同步推動金融服務。(賀茂杰)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