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海關助力內蒙古外向型經濟發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5





      新年伊始,從呼和浩特海關傳來好消息,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全年實現進出口1034.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9.9%,高于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增速0.2個百分點;其中,進口655.7億元,增長7.5%,出口378.7億元,增長14.4%。全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699.3億元,增長14.6%,占同期內蒙古自治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7.6%,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1.3個百分點。2018年,呼和浩特海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總署黨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海關的各項要求,全面推進"五關"建設,積極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大局,持續深化改革攻堅,不斷提升把關服務水平,在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支持內蒙古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講政治 筑牢"兩個屏障"


      2018年呼和浩特海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筑牢"兩個屏障"。積極推進鼠疫等重大烈性傳染病疫情防控"關口前移",及時有效處置口岸鼠間鼠疫疫情,嚴防疫情跨境傳播;全力打好非洲豬瘟防控阻擊戰,嚴防固守保障轄區口岸安全;采取嚴格措施防止疫區動物及相關產品進境。2018年共截獲和銷毀非法進境動物產品2785批40余噸;截獲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6種46次,監測到有害生物135種;深入開展"綠蕾"行動,截留各類禁止進境物8000余批;截獲病媒生物3種23次,檢出不合格商品15626批、貨值達5.21億美元。深入開展"國門利劍2018"聯合專項行動,嚴打武器彈藥和毒品走私,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2018年,查獲步槍、獵槍、高壓氣槍3支,射釘槍彈、鉛彈、子彈等4977發;繳獲冰毒64.46克、安鈉咖及咖啡因13.25千克、大麻5.97千克。首次破獲人體藏毒案和國際快件渠道走私大麻案。嚴格危化品安全監管,全年進出口危險化學品58萬噸,實現零退運、零事故。嚴格進口洋垃圾監督管理,堅決將洋垃圾拒于國門之外。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進出口食品合格率由88.34%提升到99.25%,進出口食品安全工作連續四年獲得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報表揚。


      2019年呼和浩特海關將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始終緊繃嚴密監管這根弦,始終堅持強化正面監管,堅決落實"守"的責任、樹立"望"的意識,全面服務自治區打造向北開放橋頭堡、建設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堅守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象牙等瀕危動植物走私,繼續實施好"藍天2019"專項行動,高壓嚴打,重點打擊偽瞞報走私洋垃圾行為。筑牢口岸檢疫防線,強化重點疫病防控,堅決打好口岸非洲豬瘟防控攻堅戰,嚴防疫情疫病傳入傳出。嚴厲打擊疫區凍品等走私犯罪活動,加強聯系配合,建立跨領域、跨部門橫向聯動機制。


      提效能 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超額完成年內壓縮三分之一通關時長任務,通關時效水平創歷史新高,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2018年12月,呼和浩特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縮短82.45%和71.08%,在全國海關整體通關時間排名進口列第13位、出口列第3位。積極協助口岸管理部門,按期完成收費公示、精簡證件等工作。落實鐵礦等大宗資源性礦產品"先驗放、后檢測"監管模式,進口鐵礦放行平均通關時長已由7天縮短至1天,大幅提高通關效能。在關區范圍內實施查驗后貨物"先放行、后改單"作業模式,凡是海關處置部門認定"查驗處理結果"為"改單放行"或"補稅放行"的情況均可享受此項改革便利,大大節省了以往企業改單、補稅所需通關時間,提高了通關效率。中蒙聯合監管取得實質性成效,全國海關首個對外載貨清單電子數據交換項目成功試點,2019年1月1日關區全面推開。中蒙貿易數據交換全面推廣至關區各邊境地海關。


      2019年呼和浩特海關將緊密結合關區實際,扎實開展新一輪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年內實現"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到100%,提高進口貨物"提前申報"比例;提升貿易全流程的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業務協同處理能力,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站多報、進出境通關全流程無紙化,在進出口監管證件聯網核查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證件網上申請辦理。按照海關總署部署,適時啟動大宗資源性貨物境外預檢模式,穩妥推進檢測數據"第三方采信"機制。堅決清理違規收費和不合理收費,全力規范收費行為。指導溝通各地不斷完善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切實做到清清楚楚收費、明明白白交費。推動精簡進出口環節證件,要進一步優化監管方式和流程,實現全部隨附單證電子化。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向全執法領域拓展,實現全鏈條管理"選、查、處"分離。利用行政相對人統一管理平臺建設,推進企業注冊登記備案"一網通辦"。深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多證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優化企業注冊登記手續,降低企業營商成本。實施"多報合一"改革,優化企業管理手續。


      促發展 激發外貿發展新動能


      呼和浩特海關立足自治區農牧業大區的實際,指導引進歐洲、北美、大洋洲等地區的優良種畜種禽和遺傳物質。發揮"蒙古國輸華食品企業注冊評審辦公室"作用,對蒙古國肉類加工企業進行評估并準許符合資質企業對我國出口,實現進口熟制牛羊肉1.5萬噸、馬肉2.5萬噸,使內蒙古自治區成為全國首個進口蒙古國牛羊肉的省份,并且保持進口馬肉貿易規模持續多年位列全國首位;推動馬鈴薯、紫蘇葉、沙棘、燕麥和高粱等特色農產品擴大出口,積極幫扶企業應對日本進口紫蘇葉農殘項目檢查,精準幫扶國家級貧困縣察右后旗、四子王旗特色農產品出口,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摘帽;推動形成滅菌乳、番茄醬、雜糧雜豆、調味品等一大批優勢特色出口產業集群,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出口滅菌乳、螺旋藻、籽仁類產品位居全國第一,出口番茄醬位居全國第二。


      為擴大沿邊開放,推動發展泛口岸經濟,呼和浩特海關與自治區黨委政研室聯合開展"進口資源落地加工"課題調研,提出四點政策建議呈報自治區黨委政府;支持農業對外合作發展壯大和進口農產品"擴品類",引導企業赴俄、蒙等國開展農產品種植以及回運落地加工的專項考察;在油菜籽、小麥等16種俄蒙農畜產品檢疫準入的基礎上,2018年又推動俄羅斯葵花籽、亞麻籽、蕎麥、燕麥等4種糧食實現準入和常態化進口,同時指導條件成熟的口岸實現落地加工,促成口岸經濟與所在地盟市加工工業、現代物流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口岸由物流增值轉向內陸生產加工增值的經濟新業態。


      2019年呼和浩特海關將重點支持烏力吉口岸、包頭二里半機場、二連賽烏素機場常年開放,積極推動跨境電商海關監管與服務政策落地。全力推動二連浩特、策克口岸進口屠宰羊項目落地實施,滿都拉、策克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早日通過驗收,協助做好白塔國際機場進口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申報工作,推進農業"走出去"糧食回運口岸落地加工和蒙古國飼草常態化進口,加快二連進口木材檢疫處理區和加工區建設。推動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口岸運維效能。


      優服務 支持內蒙古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緊密對接自治區對外開放需求,呼和浩特海關出臺20項措施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支持內蒙古"一帶一路"沿線中歐班列發展,2018年途經二連口岸中歐班列線路增至26條,全年開行1052列,同比增長82.96%,其中,自治區始發班列214列,增長2.3倍。牽頭我國西部12個省區的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共同成立西部保健中心服務"一帶一路"協作組,協同提升服務"一帶一路"口岸公共衛生安全的技術支撐能力。拓展與蒙古、俄羅斯海關的國際合作,組織編譯了俄羅斯、蒙古國技術性貿易措施及技術法規,協助開展中蒙兩國在信用管理方面的AEO互認;開展中蒙、中俄邊境疫病疫情聯合監測,與解放軍軍事醫學研究院合作開展邊境蜱媒傳染病監測和病原體基因組分析,多措并舉推進中蒙俄食品安全大通道建設,積極培育進口食品準入品種和國家,保衛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呼和浩特海關積極打造內蒙古中西部對外開放高地,支持建設一批開放政策性平臺,協調指導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助推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驗收,結束了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盟市沒有綜合保稅區的歷史,進一步形成東部滿洲里綜保區,西部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一帶一路"自治區沿線地區的布局更趨完善。此外,呼和浩特海關指導巴彥淖爾、包頭保稅物流中心(B型)通過驗收和封關運營,為烏蘭察布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設立提供政策支持,推動滿都拉、策克口岸肉類重點實驗室加快建設、按期通過驗收,支持二連浩特邊民互市貿易規范創新發展等工作成果,都是積極支持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探索實行"一線放寬,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封閉運行"的管理模式的新成效。


      2019年呼和浩特海關將深入落實綜合保稅區新政21條,研究政策落地有關舉措,配合地方政府抓好意見實施,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全力推動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積極推動巴彥淖爾市和包頭保稅物流中心(B型)、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高標準建設并順利通過驗收。盡快實現鄂爾多斯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探索打造高水平開放新平臺的"試驗田",迅速、全面推廣自貿區改革經驗,建立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海關配套監管模式。繼續深化海關國際合作水平,支持自治區融入"一帶一路"發展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衛生檢疫國際合作,發揮好國際衛生條例(口岸)合作中心內蒙古分中心、國際旅行醫學合作中心內蒙古分中心作用,深化跨境病媒生物聯合監測,共同提升鼠疫等重大傳染病監測預警及源頭治理能力。深化中蒙邊境地海關統計數據國際合作,將貿易統計數據交換推廣至關區各邊境地海關,適時開展數據比對分析,加強成果轉化。推進中蒙海關聯合監管作業縱深發展,加快"關鐵通"項目和TIR公約實施,繼續打造高效安全便利的跨境通關體系。優化中歐班列通關服務舉措,促進中歐班列健康發展。積極支持服務貿易發展,促進擴大進口,支持出口轉型升級。主動協助總署推進中蒙AEO互認合作,支持轄區優質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打造內蒙古企業"金字招牌",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作者:郝大為)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內蒙古確定“十三五”時期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開發區發展規劃》,圍繞進一步加快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揮開發區的窗口、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等方面,明晰了“十三五”時期我區開發區主要發展目標。
      2017-03-21
    • 前兩個月內蒙古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額增長37.1%

      據呼和浩特海關統計,今年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達89 9億元,增長37 1%。前兩個月,自治區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中,蒙古國和俄羅斯為主要貿易國別
      2017-03-21
    • 前二月內蒙古進出口平穩運行

      1~2月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進出口商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進口方面,原油、煤炭、鐵礦砂、鉀肥、鋸材、木漿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
      2017-03-27
    • 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獲自治區5大類21項支持政策

      從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政策機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建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明確了支持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的若干政策舉措,
      2017-04-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