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應用產業園,隆隆作響的機器轟鳴聲、往來不斷的車輛人群,讓因疫情影響沉寂一時的園區變得異常喧鬧。
在包頭三隆稀有金屬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電解車間,1100攝氏度的金屬鑭電解質溶液正在爐槽翻滾,經過電解、提取、澆鑄、脫模等近10道工序,一塊塊磚頭大小的金屬鑭便制備完成,產品主要應用于稀土儲氫電池的制造。“去年,企業投入近700萬元資金對環保設施進行升級改造,99%的排放廢料都可二次利用,一年可為企業節省近200萬元的原材料費用,大大緩解了疫情期間企業的原料供應和資金壓力。”該公司總經理王東說。
為竭力扭轉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包頭稀土高新區以綠色發展倒逼產業轉型,秉承“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統籌做好沿黃生態系統保護、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生態文化旅游“三篇文章”,逐步形成沿黃生態化、產業綠色化、生活節能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實施總投資54.5億元的生態建設項目3個,全面實施小白河生態示范、沿黃濕地生態修復、沿黃生態小鎮建設三大工程,依托22.6平方公里的黃河國家濕地公園,重點推動環湖景觀帶、四道沙河綜合治理等項目,切實做好水生態、水景觀、水安全工作。
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產業新體系。積極推動希捷環保5萬立方米稀土脫硝催化劑等項目達產達效。大力推廣太陽能多能互補新型清潔采暖系統、稀土鎳氫電池公交車,推進新能源應用示范。支持企業強化技術創新和管理,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既要綠色增長,又要生態財富。
包頭稀土高新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增長極,持續壯大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高技術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引進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新業態,重點實施航天萬源1000臺3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中科智能機器人伺服電機、賽福爾高純氧化鋁等項目,2020年將全力實現新興產業產值占比達到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動下,截至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復工率達到99%,生產企業平均產能已恢復到75%以上,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賈婷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