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套小番茄飄紅國際大市場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04





      又是一年秋收時,番茄映紅河套川。8月份以來,巴彥淖爾市番茄產業迎來生產旺季,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忙著采摘成熟的番茄,番茄加工生產車間里機聲隆隆,一批批番茄制品起航出海走向國際大市場。


      8月28日,位于烏拉特前旗樹林子鎮的泰盛興業食品有限公司內,滿載番茄的車排成長龍。原料池里,紅彤彤的番茄果堆成小山包,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鮮艷。交售的番茄果經過預檢和初洗,由提升機送上生產線。番茄果經過噴淋清洗、選別揀雜后,再經過機器預熱、榨汁、離心除沙、濃縮、殺菌、保溫和冷卻等工序,制成成品,灌漿包裝后等待出口。


      公司副總經理蔡顯堅介紹,公司8月15日開始收購番茄開機生產,生產季預計持續一個月。車間投用了兩條生產線,晝夜不停轉,工人兩班倒。“去年的庫存,到現在已經清零了,需要新品‘接力’。早在春播前,我們的經紀人就和茄農簽訂了購銷合同,提供了籽種、種苗和栽植技術。今年,我們的種植基地達到8000畝,預計收購番茄4萬多噸,產出番茄制品7000多噸。”


      泰盛興業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番茄醬、袋裝及灌裝番茄丁、番茄整粒、番茄汁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業務,年出口量近2萬噸,產品銷往東南亞和日韓等近海市場,以及中東地區和意大利、波蘭等國際高端市場。


      “疫情初期,我們的出口業務一度停滯,錯過了旺季,產品一桶沒賣。復工時,公司又缺少項目啟動資金,運轉遇到了困難。我們給海關寫了封求助信,申請出具2019年度出口貿易額統計資信證明書,用來提供給商務部門,申請審批2020年度外貿企業轉型升級資金項目。海關特事特辦,連夜審核、匯總統計、擬制證明,幫助我們申請資金,渡過了難關。”公司的通關部長馬俊芳說。隨著外貿便利化政策輸血,公司低開高走,出口業績逐步回穩。


      河套平原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是番茄的黃金種植帶,是我國第二大番茄生產加工基地。長河沃土孕育的番茄營養豐富,番茄紅素含量高,備受海外青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巴彥淖爾市番茄制品出口企業曾一度“停擺”一個月。在海關、商務、銀信等部門合力推進企業復工達產,落實穩外貿、促增長的各項硬核舉措下,出口番茄制品終于沖出疫霾,實現淡季旺銷,逆勢陡增。


      截至目前,烏拉特海關已備案出口番茄制品原料種植基地達到14萬畝,預計產量75萬噸,平均每6-7噸原料生產一噸番茄制品。轄區共有15家出口番茄制品生產企業開機生產,即將進入出口旺季。


      為了助力番茄制品漂洋過海“紅”起來,烏拉特海關嚴格企業種植基地備案審核,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病害監測和企業管理、產品溯源制度,從源頭上把牢出口質量安全關。結合集中生產、全年出口的特點,優化監管流程,采取產量周報、留樣查看、實貨核對等措施強化動態監管。完善原料收購登記制度、供應商合格評價記錄、HACCP標識和倉庫媒介控制規范,精準實施重金屬、農殘、微生物及番茄紅素項目檢測,提升品控能力,保障出口番茄制品質量安全。


      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巴彥淖爾市番茄制品出口貿易額達1.6億元,同比陡增85%。(記者韓繼旺)



      轉自: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