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與招才引智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在包頭稀土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作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的包頭拓又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欣正通過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合作,在工業機器人和伺服電機技術上不斷實現新突破。趙欣說,把科技看作企業發展的基礎,把創新看作企業的靈魂,有了科技與創新,企業才有參與國際競爭的資本。
無獨有偶。包頭寰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明星,2014年在參加海外博士包頭行活動時與內蒙古留創園結緣,看中包頭稀土高新區引才計劃與創新氛圍,最終選擇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發展。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膽推陳出新,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的創新鏈條,探索出一條以科技創新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路徑。
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推進與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成院士工作站8家、重點實驗室7家、各級研發中心78家。科研力量的注入,有效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急劇上升,目前已分別達到99家、11家。
與此同時,包頭稀土高新區建成58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國家廣告產業試點園區3個加速器,按照“培育呼包鄂創新主引擎,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功能定位,提出建設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海外創新中心,并初見成效。截至目前,包頭稀土高新區創新型初創企業累計達到550家;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405人,領創辦企業近400家。
“作為國家級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包頭稀土高新區以高層次人才為龍頭、科技人才為主干、青年人才為基礎,有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宏杰說。
據了解,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的涌動下,包頭稀土高新區審時度勢、科學研判,相繼制定出臺《關于促進科技創新20條政策措施》《高層次人才服務實施辦法》等多項引才育才政策,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在住房補貼、貸款貼息、申報獎補資金等多方面給予重點支持。5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為在孵海歸企業申報各級各類財政扶持資金2000多萬元,充分發揮了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矩陣”作用。
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樹文表示:“包頭稀土高新區將在創新資源集聚、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面尋求新突破,圍繞稀土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深入挖掘科技創新需求,引入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賈婷婷)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