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大數據中心官方表示,未來,這里將通過基地建設、平臺建設、系統建設、通道建設,立足呼倫貝爾,輻射俄、蒙及東北亞區域,發展成為運營成本最低、全國最重要的數據災備基地和超算基地。
2020年秋天,被金色浸染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緩緩打開“數據寶盒”,正在闊步邁入大數據時代。
呼倫貝爾位于內蒙古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這里不僅有被稱為“世界上最美草原”的世界著名天然牧場、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呼倫貝爾大草原,也因其是眾多古代文明重要發源地,而被史學界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搖籃”。呼倫貝爾還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毗鄰,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
近日,呼倫貝爾大數據中心(一期)正式投運。這是中國目前位置最北、能源利用最高效的大數據中心。
呼倫貝爾市政府副市長白海林稱,呼倫貝爾是“一帶一路”建設對接歐亞大陸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緯度高、氣候冷的特點,在降低數據中心能耗,節約成本方面優勢明顯。
近年來,呼倫貝爾大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步伐,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格局。
總投資10.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呼倫貝爾大數據中心,建設2棟數據中心、1棟運維中心和海拉爾至北京的通信專線。所有機房均采用間接新風制冷技術,最大程度發揮呼倫貝爾地區冷資源優勢,保障數據安全穩定運行。
目前,該大數據中心已通過政務云、數據中臺等應用建設,“云銷售”“云放牧”“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秋天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牛羊膘肥體壯。牧民吉日嘎拉圖從傳統的“人不離羊”放牧方式,成功轉變為通過網絡和手機實現“云放牧”。他說:“大數據正在讓牧民家庭的生產生活更有科技感、更加現代化。”
呼倫貝爾物產和俄蒙物產展銷中心內,千余種商品琳瑯滿目。電商、新媒體、直播……展銷中心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云平臺為呼倫貝爾農牧林產品“走出去”和俄蒙商品“走進來”搭建一個“樣板間”。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俄蒙經貿洽談暨商品展銷會上,創新推出“云展銷”,實現線上線下互補、互通、互融。“云”開幕、“云”參展,參觀者一鍵下單,完成交易,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1.06億元。
呼倫貝爾市政府官方消息顯示,下一步,呼倫貝爾將以大數據中心為起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云計算大數據產業聚集區。
“呼倫貝爾大數據二期項目現已處于規劃階段,將建設貫通呼倫貝爾到北京的直連鏈路,實現對國家大數據產業戰略的有力支撐。”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袁福生介紹。
白海林表示,呼倫貝爾大數據中心項目投運后,將積極引入云應用、數據分析、IT等高科技企業進駐,推進智慧城市、“互聯網+”工程建設,為呼倫貝爾美麗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能。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