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證監局會28日透露,為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服務保障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四川證監局會同四川省委金融辦起草《關于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由四川省政府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
據四川證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從7大方面提出17項舉措,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優化資本市場培育機制和持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實施方案》提出,樹立正確“上市觀”,完善四川省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培育機制,加大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支持力度,支持有需要的企業依法依規境外融資;調整優化天府股交中心股權結構;推動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內控,落實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建設要求;支持上市公司首發融資和再融資募投項目落地建設,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用好科創板股債融資和并購重組“綠色通道”。
積極支持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做優做強、規范發展私募投資基金、推動債券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市場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鼓勵證券基金期貨法人機構補充資本、完善治理,鼓勵證券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推動期貨機構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管理、綜合金融服務;強化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功能,提高國資基金經營效益,提高私募基金注冊登記效率;支持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和發行創新品種債券;積極培育發展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以國有資產為先導,建立高質量儲備項目庫,加強要素服務保障,落實資產出讓等環節相關稅收政策。
切實防控資本市場風險、進一步凝聚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實施方案》明確,地方金融管理機構加強統籌協調,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派出機構依法履行監管責任,各市(州)政府切實承擔屬地責任;各級政府(國有資本)以收購或招商等方式遷入省外上市公司,應嚴格履行內部審核把關程序,并征求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派出機構意見,做好風險評估;建立資本市場發展協調工作機制,搭建資本市場主體直接融資全生命周期服務對接平臺;優化并落實省級財政金融互動政策,落實相關稅收支持政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強化人才保障,選優配強地方承擔資本市場發展相關職能的機構人才隊伍,加大人才交流力度。
“該方案貼近四川實際情況,著力補短板、強弱項,針對四川直接融資比例較低,上市公司數量、質量與經濟發展不夠匹配,耐心資本發展滯后等問題,提出一系列對癥下藥的有力舉措!”四川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加大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支持力度,支持上市公司首發融資和再融資募投項目落地建設,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打造“政府引導基金+國資(國企)基金+市場化基金”雁陣集群等。
該負責人稱,積極構建有效機制、切實推進責任落實尤為重要。《實施方案》在凝聚合力方面明確提出“建立資本市場發展協調工作機制,搭建資本市場主體直接融資全生命周期服務對接平臺”,服務覆蓋企業培育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紓困解難、風險處置等各領域。此外,《實施方案》還明確列出了各項措施的責任單位并強化了人才保障,有利于推動工作轉化為務實成效。
“該方案涉及內容廣泛全面,充分體現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等主線。”該負責人還表示,在強監管方面,《實施方案》提出“督導上市公司規范發展、落實央地協調機制”;在防范風險方面,明確提出推動風險上市公司、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聚焦服務新質生產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等。(杜成)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