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太原義井集貿市場人潮涌動,麻辣燙、烤串、爆肚……一個個小吃攤位前擠滿了顧客,各種小吃的香味在滿街飄散,城市的“煙火氣”在這里升騰。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今年以來,我省開展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在多領域建機制、出政策、辦活動,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落地見效,消費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
1-5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29.5億元,同比增長8.1%;全省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04.9億元,同比增長6.6%。
政策立體護航 提振消費信心
給力的政策支持能激發市場活力,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能。
今年初,為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回升和潛力釋放,省商務廳等17部門下發《關于進一步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通知》,推出14條具體舉措,涉及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等6個方面。
5月中旬,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等19部門聯合印發《“晉情消費·全晉樂購”2023消費提振年行動計劃》。我省實施“1+4+7+N”行動計劃,確定2023年為山西省消費提振年,以全省“晉情消費·全晉樂購”活動為1條主線,以迎春有禮、綠色有情、夏日有行、金秋有惠實現4個消費季“季季有主題”。圍繞提檔大宗消費、升級消費體系、提升消費品質、培育新型消費、激發餐飲消費、擴容會展消費和復蘇文旅消費等開展7項行動。通過工商文旅融合、省市縣聯動、政銀企協同、線上線下共促等方式,舉辦貫通全年的系列消費促進活動100場以上的N項活動。在全省營造“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的促消費活動氛圍,形成持續不斷的消費熱潮,推動我省消費市場健康發展,以消費大繁榮助推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6月初,省商務廳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山西省消費品市場體系建設2023年行動計劃》,其中要培育發展首店經濟,支持引入國際、國內一線品牌在我省開設全球首店、中國(內地)首店、華北首店、山西首店;推動太原市鐘樓街、忻州古城步行街創建國家級示范步行街,實現步行街區與地方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打造山西區域商圈名片。推動運城、太原“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國家試點建設,抓好晉中、忻州、朔州等省級試點建設。
一套政策組合拳下來,大大激發了我省的消費市場活力,營造出能消費、愿消費、敢消費的生態環境,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活動密集 促進消費資源聚集
有消費提振政策的“增力”,讓一系列促消費活動落地,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3月21日,“晉情消費·全晉樂購”2023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省級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行,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為助推我省消費領域添動力。
4月29日,第五屆雙品網購節暨山西省家電家具消費季活動在太原開啟。通過“惠享新消費”“數商興農”、古縣城線下名特優品展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聚焦我省優秀電商平臺、龍頭網絡店鋪、連鎖商超、家電流通企業、品牌企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大促銷力度,拓寬銷售渠道,全方位助力山西品牌上行。
5月13日,首屆街坊節暨2023“晉情消費·全晉樂購”社區行啟動。活動以提振消費、復蘇經濟為前提,扎實推進全省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走進社區,走近居民,把實用、貼心、接地氣的服務和實惠送到居民家門口。
6月10日,2023“晉情消費、品質生活”6·18專題促消費暨全國“棉紡消費季”山西站活動在太原拉開帷幕,活動整合省內外龍頭電商平臺、重點電商企業、線下實體商業、省級直播電商基地等資源以及11市各具特色的線上線下促消費活動,為全國消費者提供優質、豐富的山西特色產品。
“今年以來,我省消費市場回暖勢頭明顯,省商務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消費提振年活動,聯合有關部門,調動各市縣、行業協會、企業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營造濃厚消費氛圍,確保全年消費活動不斷、精彩紛呈,形成波浪式的消費熱潮。”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說,“將重點圍繞熱點消費領域出臺一系列刺激消費政策舉措,培育引進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供給更加優質的消費商品,打造更為豐富的消費場景,全面恢復城市‘煙火氣’,為加快推進山西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濃濃煙火氣 釋放經濟活力
餐飲業是促消費的重點領域,據統計,1-5月份,我省餐飲業大幅增加,限額以上餐飲收入71.4億元,增長21.9%,餐飲業發展勢頭強勁。
“您好,前面小桌還等位,預計時間半個小時,可以的話先幫你拿個號。”6月24日,在太原萬達廣場的一家餐館,門口擺放的十幾張椅子上坐滿了等候的顧客,工作人員熱情地招呼著咨詢的顧客。詢問了好幾家餐館,都沒有空位,等待時間從十幾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
由于今年端午期間氣溫較高,外出游玩不方便,商場綜合性強,美食、購物、娛樂兼具,成了不少消費者的優先選擇。不光是萬達廣場人氣旺,茂業天地、奧特萊斯、王府井、銅鑼灣等多家大型購物中心也是人頭攢動。其中的餐飲業態遠超了服飾、百貨、影院等業態。
“給我烤幾個扇貝,多放點辣椒。”在柳巷銅鑼灣夜市,顧客岳紅正在小吃攤前付賬。這里的夜市每天從下午5點營業到凌晨2點,400多米長的距離,有各種誘人的小吃,還有品類繁多的百貨。燒烤、奶茶、手機殼、衣服等,逛一圈下來也得一個多小時。
“入夏之后,生意是越來越好了,每晚能賺五六百元。”小李在銅鑼灣夜市做美甲生意,她明顯感受到今年生意越來越好。
餐飲消費推動夜經濟,紅火的夜經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頻頻出圈。
升騰的“煙火氣”,讓商戶與消費者的信心回歸。(李若男)
轉自:山西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