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金融業聚焦重點領域打好“組合拳”,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01





      依托“信通三晉”省級地方征信平臺出具的第一份企業碳信用報告,長治市氣候投融資項目庫企業——山西京潞新能源有限公司近日獲得了工行長治分行的1000余萬元信用貸款。“這是我省‘碳征信’體系建設和應用場景落地的第一單綠色信貸。”7月27日,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負責人在上半年全省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企業碳信用報告將在氣候投融資項目及其他綠色金融場景持續運用,引導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今年以來,山西省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轉型步伐加快。金融業聚焦重點領域打好“組合拳”,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有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助力經營主體茁壯成長,持續為轉型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數據顯示,6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5.84萬億元,同比增長7.9%,比年初增加3754.05億元。


      政策發力


      信貸流向轉型重點領域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認真落實人民銀行總行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向綠色、制造、科技創新、民營小微、鄉村振興等轉型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聚焦。為進一步強化貨幣政策與產業政策協同,該行聯合省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了金融服務業提質增效、加強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制造業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等10余項指導意見,加強常態化政銀企融資對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關部門累計向金融機構推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先進制造業等領域重點企業名單1.2萬家,推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介紹,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2%,較年初新增3175.6億元,同比多增1027.4億元。


      分期限來看,中長期貸款增速較快,為能源革命、制造業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帶來了更多長期資金。6月末,中長期貸款余額2.5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371.56億元,同比多增1355.62億元。從投向來看,新增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主要投向采礦業、制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采礦業中長期貸款增加637.38億元,同比多增612.59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加328.07億元,同比多增176.53億元;基礎設施行業中長期貸款增加780.70億元,同比多增268.11億元。


      一攬子階段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發力,為重點企業注入金融“活水”。據介紹,上半年,通過科技創新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等,全省金融機構為91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放科技創新領域貸款19.9億元;為86家企業發放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碳減排領域貸款55.4億元;為49家企業發放煤電保供、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民用清潔供暖等領域貸款120.3億元;為217家企業及個人發放運輸物流領域貸款3.4億元。


      在政策工具引導撬動下,金融機構對綠色低碳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6月末,全省綠色貸款余額4485.3億元,同比增長33.9%;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2197.8億元,同比增長40.6%。


      量增價降


      經營主體獲得感不斷提高


      普惠小微、“三農”是信貸支持的重要方向。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涉農貸款余額分別為3120.90億元、1.37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0.9%和13.4%;分別較年初增加610.27億元和1271.53億元。


      為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推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信通三晉”省級地方征信平臺在功能拓展、產品創新上持續發力。截至2023年6月末,該平臺已歸集共享72個部門和單位的各類涉企信用信息8.35億條,并上線“晉融一掃通”移動端平臺,擴大金融產品數量種類,創新服務模式。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晉融一掃通”推出“需求搶單”模式,企業可一鍵發布融資申請,由金融機構按時間優先機制迅速對接。與此同時,“信通三晉”省級地方征信平臺還與多家金融機構聯合開發了“中銀征信貸”“稅務貸”“專業鎮特色貸”等產品,有效發揮了征信促融的大數據賦能作用。


      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撬動融資作用持續顯現。上半年,全省累計發放支農、支小再貸款246.3億元,辦理再貼現210.7億元;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3.1億元,直接撬動普惠小微貸款增量186.9億元。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指導金融機構積極對接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首貸續貸服務中心等,聯合省金融辦等部門深化開展“千名行長結對子”“萬家小微企業評滿意銀行”活動,促進提升民營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和貸款可得性。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惠及43.7萬戶經營主體。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1106.8億元,同比增長55.6%。


      在貸款量增的同時,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完善利率自律管理,引導銀行穩定負債成本,暢通利率傳導渠道,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引導作用,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居民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和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4.32%和5.51%,同比分別降低0.36和0.49個百分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09%,同比降低1.12個百分點。


      強化保障


      助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有效支持。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行與省內多部門制定出臺了《金融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圍繞擴大開放、規范發展、推進改革、提升便利、融資支持、匯率避險、提高質效、風險防控等八個方面,提出27項具體措施,為我省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金融外匯政策保障。


      上半年,山西省跨境收支總額267億美元,其中,經常項目收支238.7億美元,規模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有關部門圍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跨境電商等涉外主體,推動符合條件的優質中小企業納入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上半年,新增試點銀行兩家、試點企業20家。6月末,全省有59家企業、10家省級銀行參與試點,累計辦理試點業務4924筆,金額74.7億美元。


      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政策進一步落地,享受政策優質企業擴大至200戶,較2022年增長2.1倍,帶動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大幅增長。同時,金融機構通過簡化流程為165戶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1335筆、18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9%、9.2倍。企業在涉外活動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積極性持續提升。2023年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430.7億元,同比增長2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的比重為23.7%。


      與此同時,山西省不斷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覆蓋面。“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實現落地。上半年,全省累計利用“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場景辦理融資124筆、金額11.1億美元。(張巨峰)


      轉自:山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